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英語:),或簡稱达克效应(DK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美國康乃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賈斯汀·克魯格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1]但能力欠佳的人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並不比能力較佳的人高。[2]鄧寧和克魯格于1999年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此认识偏差,他們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鄧寧和克魯格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能力欠缺者的内在错觉和能干者对外界的错误认知:“无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而极有才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他人的错误认知。”[1]

历史

虽然达克效应到1999年才被學術性的描述,但是其虚幻优越性的认知偏差已是众所周知。历史上很多知识分子都说过关于这一方面的话,比如:

  • 威廉莎士比亚 在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傻瓜认为自己是明智的,而聪明的人认为自己是个傻瓜")[3]
  • 查尔斯·达尔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招致自信”)[4]
  • 伯特兰·罗素(“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 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實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也列為发现这个现象的人。
  • 俗語:滿瓶水不會響,半瓶水響叮噹。(一桶水不會響,半桶水響叮噹)

获得奖项

鄧寧和克魯格因为他们的论文《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被授予2000年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学奖。[5]

參考條目

参考

  1. Kruger, Justin; David Dunning.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 (6): 1121–34. PMID 10626367. doi:10.1037/0022-3514.77.6.1121. CiteSeerX: 10.1.1.64.2655.
  2. Yarkoni, Tal. . 7 July 2010 [28 July 2017].
  3. Fuller, Geraint. . Practical Neurology. 2011-12-01, 11 (6): 365–365 [2018-11-23]. ISSN 1474-7758. PMID 22100949. doi:10.1136/practneurol-2011-0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英语).
  4. .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5. . [201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