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山摩崖造像

鄭山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中隆鄉,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併入到龍皓山松柏之銘碑及摩崖造像[1]。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鄭山摩崖造像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中隆鄉
時代唐代
編號13
登錄2002年12月27日
鄭山、劉嘴摩崖造像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点四川省丹稜縣
時代唐代
編號7-1580-4-083
登錄2013年3月5日

簡介[3]

鄭山造像在距縣城東南10公里忠隆鄉黃金村所屬的鄭山。系1980年代初發現,絕大部分為佛教造像,少許為道教造像,或佛道像共一龕窟。鄭山有76龕窟,大、小像700餘尊。第51號龕下面有「天寶十三載」(753年)的造像碑記。這裡在古代是丹稜通往雅安名山一帶的通道,自唐代起就建有寺院,建在鄭山的叫做千佛寺。造像題材有:阿彌陀佛與五十二聞法菩薩、阿彌陀經變、千手觀音變、七佛、三佛、說法圖、觀音等等。

註釋

  1.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川府發(2002)23號,2002年12月27日
  2.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2013〕13號,2013年3月5日
  3. 《考古》編輯部編,《考古學集刊第七集》,科學出版社,1991年08月第1版,第83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