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新秀設計獎

金點新秀設計獎
授予对象臺灣設計科系學生
日期每年5月
地点臺灣臺北
国家或地区 中華民國
主办单位經濟部工業局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金點新秀設計獎英語譯名:),是臺灣新一代設計展的競賽獎項。

歷史沿革

「新一代設計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設計人才與創意展覽的交流平台,由經濟部及教育部共同指導,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是台灣設計界學子展現學習成果的重要舞台,也是企業發掘優秀設計人才、促進產學交流的平台,於2015年改為「金點新秀設計獎」[1][2]

2018年主辦單位新增「創業潛力特別獎」,該獎項協助獲獎作品與合適之廠商洽談後續合作及開發的可能性[3][4]。2019年再新增「社會設計類」,該獎項著重於設計者對社會議題或制度提出的設計理念[5]

獎項與類別

獎項
  •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 金點新秀設計獎
  • 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
  • 金點新秀入圍獎
  • 創業潛力特別獎[註 1]
類別
  • 產品設計類
  • 工藝設計類
  • 包裝設計類
  • 空間設計類
  • 時尚設計類
  • 視覺傳達設計類
  • 數位多媒體設計類
  • 社會設計類[註 2]

爭議問題

2016年包裝設計類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專業工具」[註 3],是來自新北市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的設計作品,事後傳出涉嫌抄襲國外的包裝設計[6][7]。經主辦單位於同年5月21日召開作品覆核審定會議後,裁決取消得獎資格,該屆以「從缺」辦理[8][9]。該事件是設計獎首次有首獎作品遭檢舉撤銷獎項[10]

註釋

  1. 「創業潛力特別獎」是在2018年新增特別獎項。
  2. 「社會設計類」是在2019年新增獎項類別。
  3. 「專業工具」指導老師許得輝,設計團隊:史允中、謝孟祺、 葉昱賢、曾昱嘉、張允嘉、吳晉瑋、吳兆晉。

參考文獻

  1. 吳柏軒. . 自由時報. 2015-05-29 [2016-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中文(繁體)‎).
  2. 陳華焜. . 經濟日報. 2020-03-10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2) (中文(繁體)‎).
  3. 盧映慈. . 東森新聞. 2018-02-23 [2019-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繁體)‎).
  4. 林宜靜. . 中國時報. 2018-02-23 [2019-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繁體)‎).
  5. 李欣恬. . 中國時報. 2019-03-04 [2019-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繁體)‎).
  6. . 東森新聞. 2016-05-19 [2016-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中文(繁體)‎).
  7. 廖智怡. . 中國時報. 2016-05-20 [2016-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中文(繁體)‎).
  8. 蔡惠如. . 東森新聞. 2016-05-21 [2016-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2) (中文(繁體)‎).
  9. 許敏溶. . 蘋果日報蘋果即時. 2016-05-22 [2016-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9) (中文(繁體)‎).
  10. 許敏溶. . 蘋果日報. 2016-05-22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1)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金點新秀設計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