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絲𩷶

長絲𩷶學名Pangasius sanitwongsei)是𩷶屬的一種底棲魚類[2]俗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魚,分佈于湄南河湄公河

長絲𩷶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鮎形目 Siluriformes
科: 巨鯰科 Pangasiidae
属: 𩷶属 Pangasius
种: 長絲𩷶 P. sanitwongsei
二名法
Pangasius sanitwongsei
Smith, 1931
異名
  • Pangasius beani Smith, 1931
  • Pangasius sanitwangsei Smith, 1931

特徵

長絲𩷶

長絲𩷶的身體上有黑色素細胞頭部闊而扁平,沒有鰓鬚。它們的腹部呈銀色及彎曲,背部呈深褐色。背鰭、胸鰭及臀鰭都是深灰色的,第一鰭條幼長成絲狀,可長達300公分,重300公斤,世界上最大的鯰魚之一。

行為

長絲𩷶主要吃甲殼類魚類。它們是會遷徙的。它們一般會在季風季節前產卵。[2]

與人類關係

捕獵長絲巨鯰往往是與宗教禮儀有關,也有將它們作為食物的。亦有飼養做為觀賞魚的。[2]

參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長絲𩷶
  1. Jenkins, A., Kullander, F.F. & Tan, H.H.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7. [2010-11-25].
  2. Froese, Rainer & Daniel Pauly, eds. (2007). Pangasius sanitwongsei in FishBase. 2007年3月版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