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台地 (火星)

阿拉伯台地是火星北部的大片乾燥地區,大部分位於阿拉伯方格区內,但有一小部分在阿基達利亞海區。它有密集的坑穴,並且被嚴重的侵蝕。這個飽受摧殘的地區顯然有古老的歲月,阿拉伯台地是這顆行星上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它的長邊涵蓋達4,500 km(2,800 mi),中心大約在19.79°N 30°E / 19.79; 30[1],它的東南區比西北區高了約4 km(13,000英尺)。除了有許多坑穴,通過阿拉伯台地的谷風進入這顆行星毗鄰阿拉伯台地邊緣的大片北方低地。

THEMIS在白天的伊甸火山口馬賽克影像,是在阿拉伯台地邊緣被辨識出有著複雜破火山口的一座火山。
在阿拉伯台地的破火山口,阿姆火山的薄冰層。沿著破火山口的扇形脊刺刻痕可能是冰的膨脹和收縮造成的裂縫。

地理與地質特徵

在阿拉伯台地可發現到許多特殊的地表特徵。有不少典型的底座形撞擊坑(Pedestal Crater)位在該區。底座形撞擊坑周圍被撞擊後的噴發物環繞,並在噴發物邊緣形成峭壁。撞擊坑噴發物上層物質對於相當難以被侵蝕,可避免下層物質遭到侵蝕[3]。在一些撞擊坑底部的山丘和孤峰則可看出有許多地層。這些地層可能是因為火山、風或者是水下沉積作用形成的[4][5]。在被侵蝕的大撞擊坑吉洪拉沃夫撞擊坑的底部可以觀測到陡坡上的暗條紋。這些條紋出現在陡坡上,並且隨時間改變。剛出現時是暗色,後來色調變淺;可能是因為來自大氣中淺色細砂的沉積[6]。這些條紋一般認為是以類似地球上雪崩的情況,即砂土向下掉落而形成[7]

命名由來

阿拉伯台地是在1979年由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所繪製的火星圖上的反照率特徵命名,名字來自於阿拉伯半島

近年研究

對該地區的研究在1997年開始,並且對該區域地質和地理狀況有更好的定義[8]。阿拉伯台地在赤道周圍有一個帶狀區域內的撞擊坑年代明顯比阿拉伯台地北方區域和南方諾亞高原年輕。這可能是在諾亞紀時期火星的低地潛入阿拉伯台地下產生隱沒帶而行程的「早期弧後系統」(Incipient Back-Arc System);這個理論也可以解釋在該帶狀區域的破碎地形。而火星自轉造成的不穩定這一假說則不被支持。

注釋

  1. "阿拉伯台地 (火星)".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
  2. "阿拉伯台地 (火星)".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
  3. http://hirise.lpl.arizona.edu/PSP_008508_1870
  4. http://hirise.lpl.arizona.edu/PSP_009008_1915
  5. http://hirise.lpl.arizona.edu/PSP_004434_1885
  6. http://hirise.lpl.arizona.edu/PSP_007531_1935
  7. http://hirise.lpl.arizona.edu/PSP_006569_1915
  8. Anguita, Francisco; Anguita, Jorge; Castilla, Gabriel; de La Casa, Miguel-Angel; Domínguez, José-María; Herrera, Raquel; Llanes, Pilar; López, Mónica; Martínez, Vicente. . Physics and Astronomy. 1997, 77 (1): 55 [2010-10-28]. doi:10.1023/A:10061431069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