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摩龍屬

阿拉摩龍屬名:,意為「白楊山的蜥蜴」)又譯阿拉莫龍,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薩爾塔龍科的一個,生活於晚白垩世北美洲。牠們是一種大型的四足的植食性恐龍,身長估計達45公尺以上[1],體重超過105公噸[2]。近年研究根據脊椎骨、四肢骨頭,推測阿拉摩龍的體型甚至超過阿根廷龍普爾塔龍,是最大型的蜥腳類恐龍之一[3]。阿拉摩龍與其他蜥腳下目的恐龍相似,有著長的頸部及尾巴,尾巴末端有著類似鞭索的結構。

阿拉摩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後期, 70–66 Ma
PreЄ
阿拉摩龍和暴龍的等比例骨架模型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演化支 板龙类 Plateosauria
演化支 大脚类 Massopoda
演化支 蜥脚型类 Sauropodiformes
演化支 近蜥龍類 Anchisauri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演化支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演化支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演化支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演化支 多孔椎龙类 Somphospondyli
演化支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演化支 真泰坦巨龙类 Eutitanosauria
演化支 岩盔龙类 Lithostrotia
科: 萨尔塔龙科 Saltasauridae
亚科: 后凹尾龙亚科 Opisthocoelicaudiinae
属: 阿拉摩龙属 Alamosaurus
Gilmore, 1922
模式种
聖胡安阿拉摩龍
Alamosaurus sanjuanensis

Gilmore, 1922

命名

阿拉摩龍的復原圖
三個不同阿拉摩龍標本的重建體型與人類的比較圖

與主流看法相反,阿拉摩龍不是以美國德克薩斯州阿拉莫、或是當地的戰役而命名。阿拉摩龍的正模標本也不是發現於德克薩斯州,而是發現於新墨西哥州。牠被命名為阿拉摩龍,是因為化石所屬地層原名為「白楊山」(Ojo Alamo)(白楊山組目前被編入科特蘭組[4][5]。「Alamo」本身是一西班牙文,意即「白楊」,是當地的一種白楊樹亞種的名稱。

阿拉摩龍目前只有一個模式種聖胡安阿拉摩龍A. sanjuanensis),種名是以化石發現地的新墨西哥州聖胡安縣為名。屬名、種名都是由史密森尼學會古生物學家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在1922年所命名的。

特徵

阿拉摩龍的中段尾椎有延長椎體[6]。脊椎的側孔形成淺凹處[6]薩爾塔龍馬拉威龍風神龍岡瓦納巨龍也有這種脊椎特徵[6]毒瘾龍也有類似特徵,但更深、更深入椎體[6]。阿拉摩龍的體型比毒癮龍粗壯[6]。 根據最新的發現,於新墨西哥Naashoibito群的Ojo Alamo 組所發現的化石包括兩個巨大的椎骨和部分股骨。這些化石歸類於——聖胡安阿拉摩龍(Alamosaurus sanjuanensis)。化石顯示其體形超過阿根廷龍普爾塔龍(Puertasaurus),這使阿拉摩龍成為最大的恐龍候選者之一。

分類

阿拉摩龍明顯是泰坦巨龍類的衍化物種,但是牠在泰坦巨龍類的演化關係、分類位置卻不清楚。一個主要的分析將阿拉摩龍與後凹尾龍分類於薩爾塔龍科後凹尾龍亞科[7]。另一個不同結果的分析,則認為阿拉摩龍是柏利連尼龍的姊妹分類單元,並將牠們分類於薩爾塔龍科之外[8]。其他科學家發現在分支系統學形態學上,阿拉摩龍與內烏肯龍巴西三角區龍有獨特的相似性[9]

發現歷史

阿拉摩龍的化石發現於美國的西南地區。正模標本發現於新墨西哥州白楊山組科特蘭組)下層,之後也在科特蘭組的上層發現阿拉摩龍的化石。科特蘭組的地質年代約在上白堊紀麥斯特里希特階,通常被稱為「科特蘭頁岩」。在其他麥斯特里希特階的地層,也有發現其他阿拉摩龍的化石,例如猶他州北角組(North Horn Formation)、德克薩斯州的Black Peaks地層、El Picacho地層及Javelina地層等。過去研究認為,這些地層的年代約在白堊紀結束的6500萬年前,阿拉摩龍應是最後滅絕的恐龍之一。近年幾項研究,認為這些地層的年代較早,大約是馬斯垂克階中期,或約是6900萬年前,而非白堊紀最末期[10][11][12]

在1922年描述的標本,是一個肩胛骨坐骨。在1946年,在猶他州發現了一個更完整的標本,包括一條完整的尾巴、缺趾端的右前肢及兩個坐骨。另外,從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及猶他州發現的一些標本,也被編入阿拉摩龍,但大部份都沒有詳細的描述。已知最完整的標本是從德克薩斯州發現的幼年個體化石,由此化石可以推斷阿拉摩龍的大小[9]

目前沒有發現阿拉摩龍的頭顱骨,只有一些牙齒。也沒有發現一些較進化的泰坦巨龍類(如薩爾塔龍)的常見鱗甲。

古生物地理學

阿拉摩龍的想像圖

阿拉摩龍的化石,是美國西南部最為常見的上白堊紀化石之一,因此被當成判別年代、地層的標準化石。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南部,動物相從「埃德蒙頓群」(Edmontonian)轉變到「蘭西亞群」(Lancian),變動比北美洲北部還大。Thomas M. Lehman形容某些地區的動物相轉變,例如這個地區的阿拉摩龍、風神翼龍,可能跟半乾燥的內陸環境有關[10]

阿拉摩龍是白堊紀晚期北美洲唯一的泰坦巨龍類,可能是因為白堊紀晚期,一度有陸橋連接北美洲南美洲,阿拉摩龍或是牠們的祖先,沿者路橋往北遷徙[10]。南美洲的小貴族龍、北美洲的鳥龍鳥,可能代表這段時期有陸橋存在。阿拉摩龍在北美洲的存在時期短,也支持這個理論[10]。有科學家提出阿拉摩龍是從亞洲遷徙而來[10]。相反意見則認為阿拉摩龍是種內陸動物,從淺水環境遷移到其他地區的可能性較小[10]。目前已發現白堊紀早期的泰坦巨龍類化石,阿拉摩龍的祖先也可能演化自北美洲[10]

其他在該地區發現的同時代恐龍有霸王龍、小型的獸腳亞目恐龍、雕齒甲龍埃德蒙頓龍牛角龍白楊山角龍等。暴龍和傷齒龍跟阿拉摩龍生存在同一地區,然而體型的差距使當地沒有任何掠食者能夠威脅到成年的阿拉摩龍;不過,體型小型的阿拉摩龍的未成年個體則有機會受到其他掠食者的攻擊。

參考

  1. Holtz, Thomas R. Jr. (2008)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7. ISBN 9780375824197.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T. M. Lehman, A. B. Coulson, 2002: A juvenile specimen of the sauropod dinosaur Alamosaurus sanjuanensi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ig Bend National Park, Texa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76, 156–172.
  3. Fowler, Denver W.; and Sullivan, Robert M. .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in press,. online preprint [2012-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0).
  4. Gilmore, C.W. 1922. A new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Ojo Alamo Formation of New Mexico. Smithsonian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s. 72(14): 1-9.
  5. Gilmore, C.W. 1946. Reptilian fauna of the North Horn Formation of central Utah. U.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210-C:29-51.
  6. Tidwell, V., Carpenter, K. & Meyer, S. 2001. New Titanosauriform (Sauropoda) from the Poison Strip Member of the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Utah.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D. H. Tanke & K. Carpenter (ed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Eds. D.H. Tanke & K. Carpent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39-165.
  7. Wilson, J.A. 2002. Sauropod dinosaur phylogeny: critique and cladistic analy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36: 217-276.
  8. Upchurch, P., Barrett, P.M. & Dodson, P. 2004. Sauropod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59-322.
  9. Lehman, T.M. & Coulson, A.B. 2002. A juvenile specimen of the sauropod Alamosaurus sanjuanensi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ig Bend National Park, Texas.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 76(1): 156-172.
  10. Lehman, T.M., McDowell, F.W., and Connelly, J.N. 2006. First isotopic (U-PB) age for the Late Creatceous Alamosaurus vertebrate fauna of West Texas and its significance as a link between two faunal province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6: 922-928.
  11. Difley, R. 2007. Biostratigraphy of the North Horn Formation at North Horn Mountain, Emery County, Utah. In: G.C. Willis, M.D. Hylland, D.L. Clark, and T.C. Chidsey Jr (eds.) Central Utah – Diverse Geology of a Dynamic Landscape, 439-454. Utah Geological Association Publication 36, Salt Lake City, Utah.
  12. Lucas, S.G, Sullivan, R.M., Cather, S.M., Jasinski, S.E, Fowler, D.W., Heckert, A.B., Spielmann, J.A, & Hunt, A.P. 2009. No definitive evidence of Paleocene dinosaurs in the San Juan Basin, Paleontologica electronica 12(2); 8A: 10p.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