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10军衡阳保护战阵亡将士之墓

陆军第10军衡阳保护战阵亡将士之墓,原位於衡陽張家山,有3900余具衡阳保卫战期间牺牲的国军将士遗骸葬于其中,现不存。[1]

历史

衡阳保卫战

1944年衡阳保卫战期间,张家山争夺战最为惨烈。张家山是一座不足60米高的山包,为争夺这个据点,中日军队累计伤亡7000余人[1]

抗战结束后

1946年2月,抗战结束一年后,第十军预十师师长葛先才带领60多名士兵重回衡阳,收集衡阳战场上牺牲将士的遗骸。除葛先才所带士兵外,还招募了数名衡阳当地市民帮助,滞留在衡阳地区第10军的60余名官兵听闻消息后也加入了葛先才的团队[1]

在寻觅遗骸过程中,还有衡阳附近地区的烈士家属赶来认领遗骸,部分遗骸被家属认回,运回原籍安葬。4个月内,葛先才一行人共收集第十军将士遗骸3000余具,在张家山建了一座公墓,集体埋葬于此[1]

中共建政后

1950年1月,衡阳當局剷平烈士墓塚,在該地建立氣象台[1][2]

建筑

参见:郝柏村祭拜张家山墓视频新闻

1958年,为了兴建气象台,烈士墓原来的墓碑被全部铲平[3]

据张家山老居民戈云民和肖英回忆,未被拆毁的烈士墓约有5、6米高,圆顶,砌了围子。据葛先才回忆,合葬冢前有一题曰“陆军第十军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之墓”的石碑[4]。据何发秋回忆,那块大理石墓碑大概有4米多高,1米宽[1]

市政协办公室纪检组长陈文杰推测,这块如今已经不见的墓碑,可能被毁,也可能被埋入地底。建议在衡阳市气象台迁往别处后,应该把纪念碑从张家山底挖出来[4]

纪念活动

2014年4月17日,中華民國前行政院长郝柏村,率领退役将领一行人来到张家山鞠躬致意。并呼吁应重新立碑,纪念先烈[3]

参考资料

  1. 王, 志伟. . 长沙晚报. 2015年8月25日.
  2. 血淚與榮耀: 郝柏村還原全面抗戰真相(1937-1945)
  3. 黄, 家腾. . 凤凰卫视. 2014年4月18日.
  4. 王, 靖. . 衡阳晚报. 2009年10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1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