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焕生
生平
1932年8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是江苏省南通中学1951届高中毕业生[3]。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9月考入北洋大学(1951年改名为天津大学)水利系。1955年8月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其间参加了河北省潘家口水库、贵州省梭筛水电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设计。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2]。
1966年4月,陆焕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到甘肃天水燎原风动工具厂工作,先后参与桥涵、隧洞、防洪堤等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主持设计建造了大跨度双曲拱桥、545米长隧洞、1400米长防洪堤等工程,以及工厂与职工宿舍之间近10公里的盘山路。在该厂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1][2]。
1975年11月,陆焕生调回天津,历任天津市水利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教师、副校长,天津市水利局副局长、局长等职务。1979年2月,撤销“右派分子”处分,恢复名誉。1981年,华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陆焕生率技术干部深入一线预测地下水动态,并组织打井780眼,缓解了旱情。陆焕生还带队调查研究,总结推广节水经验,使天津市全市农业用水量同比减少约50%。他还参与了引滦入津工程建设,组织设计了相关的水利设施。他推进]计算机在天津市水利事业中的应用,使输水、防汛、抗旱工作实现了计算机控制监测。他还用业余时间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德汉水利水电工程词典》,翻译了《艰难地基条件下的基础工程》、《跨流域调水》、《坝工手册》等著作。他倡议创办了工程师外语学习班[1][2]。他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1983年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人民长江》杂志刊文《加拿大跨流域调水对形态的影响》,并发表过其他介绍文章[2]
1988年5月,陆焕生当选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任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主要分管农业、政法等工作。任内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推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村级合作组织,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他注重农业综合开发,落实了中央的各项支农政策,推进村镇规划及副食品基地建设,任内天津市农业生产连续多年丰收,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他重视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企业规模。任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期间,他贯彻中央精神和中共天津市委要求,坚持“严打”方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1]。
1993年6月,陆焕生当选政协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任内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围绕振兴环渤海及加快天津市各项事业发展,为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1]。
1998年,陆焕生离开领导岗位。此后历任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慈善》杂志社社长、中国慈善总会副会长、荣誉副会长,积极组织开展对困难学生、残疾人家庭、绝症患者等困难群体的慈善助困活动,直到逝世前依然坚持慈善工作[1]。
陆焕生是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共天津市第六次、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第十一届、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天津市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1]。
2017年8月23日,陆焕生在天津病逝,享年85岁[1]。
参考文献
-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08-29.
- . 凤凰网. 2017-08-29.
- . 江苏省南通中学. 2011-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