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帶

陳家帶 ,生於台灣基隆,現代詩人。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時期創辦長廊詩社,後與詩友施至隆、黃維君等人集資設立長廊詩獎達十年。著有「聖稜線」(台北印刻出版)、「人工夜鶯」(書林出版)、「城市的靈魂」(書林出版)、「雨落在全世界的屋頂」(東林出版)、「夜奔」(東林出版)等詩集,並有音樂散文發表。編有戴洪軒音樂文集「狂人之血」(遠流出版)。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講師,文山社區大學講師。曾任聯合晚報編輯中心主任,聯合報高級資深記者,音樂月刊主筆。2008年獲台北文學獎現代詩首獎,1990年獲新聞編輯金鼎獎,1979年獲中國時報敘事詩獎 。

寫作風格

陳家帶熱中於山水詩及茶詩創作,作品如<玉山日出>、<金山日出>、<雪山日出>、<碧潭宴>、<龜山島>、<太麻里>、<富貴角>、<司馬庫斯>、<我的基隆港>、<八斗子>、<九降風>、<四個遠足>、<貓空找茶>、<鐵觀音在我身體旅行>都是讚頌自然之美;<過河買茶>一詩,企圖為現代詩「意境說」發聲;而傳誦多時的<雨落在全世界的屋頂>靈感則可遠引自作者的故鄉─雨港基隆。另外,環境思索的詩,可納入<泛神論者的領土宣言>、<七隻藍腹鷴公民調查>、<棲蘭三姊妹>、<228祝辭>、<黑琵中請勿打擾>以及<聖稜線>。

他對現代文明多所反思,系列詩作如<人工夜鶯>、<天下>、<我傾斜的金字塔>、<地球手記>、<在我們的時代裡>、<果實將被用來取代落日>、<香格里拉>、<城市的靈魂>、<鏡之夢>、<理想國>、<太平亂世>盡屬此類。對有情生命的憧憬、詠嘆、玄想,則見諸<愛情童話>、<吻>、<愛與死>、<亞熱帶憂鬱>、<因為今夜這樣美麗>、<盛開的稻穗>、<天國之驛>、<父與子的輪旋曲>、<睡意>、<對酒>、<彷彿在高雄>、<啊,秋天掉下來了>、<花是窮人的晚餐>、<風翻譯的世界>等詩。

陳家帶還嘗試把古典音樂技法融入現代詩,媒合詩樂,代表作為<春天不會偷工減料>、<清明三段體>、<在一支琵琶裏>、<反白的夜歌>、<重聽貝多芬>、<巴哈絕句>、<莫札特讚>、<當王摩詰遇上德步西>、<印象拉威爾>、<晚餐彈蕭邦三首>、<布拉姆斯之光>;而<淨夜>一詩,以物象投影內心,純粹澄澈,呈現出藝術啟迪的動人歷程。連結詩書畫棋舞的作品,有<范寬放洋>、<黃公望合璧>、<安迪沃荷的煉金術>、<快雪時晴帖>、<東坡棋>、<雲門>。

以創作論創作,同時表達作者哲思的,包含<文字獄>、<烏鴉的更正啟事>、<蘋果吾愛>、<為花舞踊>、<臉書>、<夜總落在該落時>、<在不在>、<最遠>。還有一首<時間的右岸>,為12首時間詩的集合(花、舟、雨、禽、窗、鏡、塔、神、兵、門、岸、書),抽象於具體,感性乎理智。

陳家帶的敘事詩<不知名的航行>長達208行,取材身邊自小一起長大好友家裡的遭遇。早年基隆航海船員很多,遠洋失蹤的情事也常有所聞。在這則準海難之中,作者用了兩個敘事者,一為守候的女主角,她戴面具說的是港口在海的位置,一為歸來的男性亡靈,他戴面具說的是島與北斗的差距。這首詩看似傳奇,約莫是那個年代一則再真實不過的社會檔案。寫實不過癮,更要走向象徵。

作品收錄

陳家帶詩作收錄於「現代百家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現代新詩讀本」(揚智出版)、「天下詩選」(天下文化出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閱讀文學地景」(文化部出版)、「台北山水詩選」(麥田出版)、「八十年代詩選」(濂美出版)、「青少年台灣文庫新詩讀本」(國立編譯館出版)、「抒情傳統」(聯合報出版)、台灣年度詩選(二魚文化出版)等數十種。 陳家帶另有四首詩<玉山日出>、<貓空找茶>、<八斗子>、<九降風>由文化部委託電視台拍成地景詩影片。

作品譜曲

陳家帶的詩譜為歌樂者,包括:<雨落在全世界的屋頂>由作曲家戴洪軒寫的現代歌謠,<在一支琵琶裏>經音樂家李子聲譜成無伴奏女聲獨唱曲,<愛情童話>四首由新銳歌手張心柔據以創作一張同名專輯唱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