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口漸變斷面

隧道口漸變斷面英語:)當列車以高速度進入隧道時,因高速度撞擊隧道內之空氣,對隧道內之空氣產生擠壓,而容易產生高壓波在隧道內以音速向下游傳遞,推擠隧道內之空氣產生流速,形成隧道內之活塞效應。當此高壓波傳至隧道下游出口並衝出隧道口時,因隧道外之空間突然寬廣,此高壓波變為微壓波。該微壓波可能產生令人非常不愉悅的微壓波噪音。為了減緩列車進入隧道產生高壓波,及減輕下游隧道口之微壓波噪音,科學家發現,將隧道口設計成漸縮之形狀,例如:喇叭形狀,則有助於減輕上述之問題。由於數值模式的發達,隧道口微壓坡之評估也獲得了進展[1]

採用隧道口漸變斷面之隧道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1. TOAPITS,. [201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6). 《TOAPITS Tunnel Ventilation Research Center》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