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式調速器

離心式調速器,又稱瓦特調速器飛球調速器英國工程師詹姆斯·瓦特於1788年為他的商業搭檔馬修·博爾頓蒸汽機速度控制而設計。瓦特從沒有把此裝置申請發明,因為自從17世紀開始,離心式調速器已被用作监察風車和風車磨石之間的距離及壓力,所以一般大眾認為的瓦特發明了此裝置是錯誤的。[1] 實物是一個錐擺結構連接至蒸汽機閥門,利用負反饋的原理控制蒸汽機的運行速度。這也是第一個自動控制系統。[2]

離心式調速器
瓦特調速器(左)與Porter shear 控制器(右)
1788年的博爾頓&瓦特引擎

原理

在離心式調速器中有二顆重球錐擺,其旋轉速度和蒸汽機相同,當蒸汽機的速度提高時,重球因離心力移到調速器的外側,因此會帶動機構,關閉蒸汽機進氣閥門,使得蒸汽機速度會下降,當蒸汽機速度過低時,重球會移到調速器的內側,再開啟蒸汽機進氣閥門。依此原理即可將蒸汽機的速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參考

  1. Hills, Richard L,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 I.J.Nagrath; M.Gopal. . Second. Wiley. : 5–7. ISBN 957-9590-53-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