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影展

青春影展英語譯名:)是早期創辦的「南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後期結合至高雄市青春設計節」,轉型為臺灣學生電影競賽影展[1]

青春影展
Youth Film Festival
举办地点 中華民國高雄
创办于2004年
主持人高雄市電影館
举行日期每年4、5月
语言汉语英语
官网http://www.yff.org.tw/

影展歷史

年度 標題 備註
2004年南臺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媒飛攝舞
2005年南臺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流光喚影該屆舉辦日期為2005年4月3日至5月22日[2]
2006年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新火燎原
2007年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青春光影Pa啦Pa啦
2008年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傳動影藝本屆在台中市的「台灣影像部落閣」放映20部華語電影[3]
2009年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有聲有攝
2010年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好膽麥走 蓋視音雄本屆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策劃[4]
2011年青春影展─青春的細胞,來自熱血的創意
2012年青春影展─跨界青年影展該年度共有206部作品報名,來自臺灣35所學校、44個科系參加[5]
2013年青春影展─ 「行動觀影」×「網路影音」
2014年青春影展─穿透台灣青年的影像之眼該年度共有293部作品報名,來自臺灣55所學校、81個科系參加[6]
2015年2015青春設計節─青春影展該年度共有357部作品報名,來自臺灣48所學校、73個科系參加[7]
2016年2016青春設計節─青春影展該年度共有48所學校79個科系共348部影片參賽[8]
2017年2017青春設計節─青春影展該年度共有53所學校80個科系共397部影片參賽[9]

參考來源

  1. 吳哲豪. . 中央社. 2014-05-02 [2016-03-18] (中文). 目前在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以及高雄市電影館展出的青春影展,源自於2004年的「南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後來成為南部影視科系的畢業製作展演平台,結合「青春設計節」,轉型為以全國「學生電影」為核心的競賽影展,同時自2012年開始,主辦單位會推薦年度得獎影片參加國際競賽。
  2. 劉良蓉. . 大紀元. 2005-04-01 [2016-03-10] (中文(繁體)‎).
  3. 李錫璋. . 大紀元. 2008-11-03 [2016-03-10] (中文(繁體)‎).
  4. 孫幗英. . 大紀元. 2010-07-05 [2016-03-10] (中文(繁體)‎).
  5. 鄭景雯. . 大紀元. 2012-04-16 [2016-03-10] (中文(繁體)‎).
  6. 周昭平. . 蘋果日報. 2014-04-21 [206-03-23] (中文(繁體)‎).
  7. 黃佳琳. . 自由時報. 2015-05-26 [206-03-10] (中文(繁體)‎).
  8. 黃佳琳. . 自由時報. 2016-05-09 [2016-11-25] (中文(繁體)‎).
  9. 王榮祥. . 自由時報. 2017-04-17 [2017-01-16]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