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危城

驚爆危城》(英語:)是一部2013年美國新黑色政治驚悚片[4],由艾倫·休斯執導,布萊恩·塔克擔任編劇。故事敘述馬克·華柏格主演的退役警察轉為私家偵探,並接受羅素·克洛主演的紐約市長請求,調查他的妻子外遇。

驚爆危城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艾倫·休斯
监制Randall Emmett
馬克·華柏格
Stephen Levinson
艾農·米爾臣
泰迪·施瓦曼
Allen Hughes
Remington Chase
布蘭特·安德森
编剧布萊恩·塔克
主演馬克·華柏格
羅素·克洛
凱薩琳·麗塔-瓊絲
傑佛瑞·懷特
巴里·佩珀
配乐阿迪克斯·羅斯
Claudia Sarne
李歐波德·羅斯
摄影賓·賽雷辛
Cindy Mollo
制片商攝政娛樂
Emmett/Furla Films
Inferno Distribution
1984 Private Defense Contractors
Black Bear Pictures
片长108 分鐘
产地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3年1月18日 (2013-01-18)(美國)
发行商二十世紀福斯
预算3,500萬美元[1]
票房3,450萬美元[2]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臺灣
新加坡

這是休斯的首部執導作,在之前的作品中與雙胞胎弟弟艾伯特合作。在Emmett/Furla Films 和攝政娛樂的夥伴關係下,休斯於2011年紐約和路易斯安那州開始製作。電影於2013年1月18日上映。

該部電影的回報率低於預期,票房收入僅超過3,400萬美元,未能收回3,500萬美元的製作預算[5]

劇情

紐約市警局比利·塔格(馬克·華柏格飾)因槍殺了米奇·塔瓦瑞茲被捕,據信死者姦殺16歲的葉珊巴瑞卻技術性脫罪。警察局長卡爾·費班克(傑佛瑞·懷特飾)與紐約市長尼可拉斯·哈斯勒(羅素·克洛飾)見面,目擊者和證人都有證據,而哈斯勒幫忙掩蓋了罪證。法官最終判決塔格自衛槍擊,市長雖將塔格稱為英雄,但仍然迫使他離開警隊。

7年後,塔格與一名有抱負的演員女友娜塔莉·巴羅共同生活。當市長哈斯勒聘請塔格調查妻子凱薩琳·哈斯勒的外遇時,他的私人偵探業務瀕臨破產。透過助理凱蒂柏莎的幫助,塔格得知凱薩琳正與保羅·安德魯偷偷見面,他是即將到來的市長選戰對手傑克·瓦利恩的競選辦公室經理。

在哈斯勒競選的募款晚會中,凱薩琳向塔格透露,她知道被跟蹤的事情並提醒他不要相信市長先生。稍後,塔格向市長哈斯勒提供了凱薩琳與安德魯見面的照片。

在一場電影的首映派對上,巴羅說出她的真名是娜塔莉·巴羅,而葉珊·巴瑞是她的姐姐。之後的放映會過後,塔格對娜塔莉的性愛畫面感到震驚並強烈反對,他以為只是簡單的愛情戲,卻發現電影類似於色情片。塔格瘋狂喝酒。他甚至與娜塔莉爭論電影的畫面,以及對她工作期間週遭人的不滿,導致關係走向分手。

塔格在城市的馬路喝醉並與陌生人爭吵之後,他接到了凱蒂的電話,趕到了謀殺案現場,得知競選經理安德魯遭槍殺致死。

塔格告訴費班克,他只是受到市長的雇用調查他的太太。兩人發現市長候選人瓦利恩在安德魯的公寓裡。瓦利恩透露,安德魯計畫與陶德·蘭開斯特見面, 也是哈斯勒的富有贊助者山姆·蘭開斯特的兒子。

憤怒的凱薩琳對塔格說,安德魯是她最親密的朋友,不是愛人。他承諾將調查波頓村標售案。這筆交易將使山姆·蘭開斯特與市長自肥。哈斯勒想要掌握凱薩琳的消息來源,因而操縱塔格去追查她。

塔格決定調查市長背後的貪腐。他前往蘭開斯特建設公司,發現工人們正在銷毀大量文件。偷走一批的文件以後,他發現波頓村已被出售,用來改建成高層的辦公樓,而不是新的住宅開發案。數百名貧困的居民將無家可歸,而哈斯勒和蘭開斯特將大賺一筆。離開蘭開斯特以後,塔格遇到飛車追逐,哈斯勒的共犯將他撞到路邊並拿回文件。

塔格見到山姆的兒子陶德·蘭開斯特。他說,在安德魯被殺的那晚,原本想給安德魯一份拆遷合約的拷貝文件,做為對哈斯勒不利的證據。他把文件交給了塔格。塔格面對毫無懼色的市長哈斯勒,因為多年前市長要求保留了一部顯示塔格冷血槍殺塔瓦瑞茲的影像。塔格將市長承認波頓標售案的對話錄音。

因為謀殺沒有追訴時效,塔格將面臨訴訟的刑期。為了向大眾公開,雖然危害自身的自由,塔格將錄音交給局長費班克。當哈斯勒在家慶祝一場成功的辯論時,費班克前來逮捕他。費班克這才告訴市長,其實與凱薩琳偷情的是他。電影的最後一幕,塔格在一家酒吧與費班克見面,他們為贏得大選的瓦利恩乾杯。兩人離開酒吧之前,凱蒂向塔格道別。

演員

製作

驚爆危城由休斯·艾倫執導,布萊恩·塔克擔任編劇。2008年5月,Mandate Pictures 收購塔克的待售劇本,準備雇用導演和演員在該年晚些時候拍攝[6]。接續的7月,Mandate 和 Mr. Mudd 達成協議,每年共同製作一部電影。這些公司的目標是在2008年底之前陸續雇用演員和工作人員[7]。製作沒有按計畫開始,項目處於發展不完全的狀態,並成為2008年在電影業的劇本黑名單中,「最好的且儘管未經製作的劇本」[8]

2011年6月,Emmett/Furla Films 以6000萬美元的預算開始製作《驚爆危城》。艾倫·休斯被接洽為導演[9]。10月,攝政娛樂加入項目與 Emmett/Furla Films 共同融資。綜藝雜誌報導,米爾坎想朝更不安的情節製作,就像之前1990年代的《烈火悍將》和《鐵面特警隊[10]。這也是休斯首部沒有雙胞胎弟弟艾伯特共同執導的作品[8]

製作預算為3,500美元[11]。拍攝於2011年11月在紐約市開始[12],也在新奧爾良的卡羅爾頓社區和路易斯安那的其他地方展開[13]

發行

2013年1月18日,《驚爆危城》在美國和加拿大2620座電影院上映[14]。該部電影與同期的《母侵》和《重擊防線》,以及《派特的幸福劇本》的擴大院線版競爭[15]。《洛杉磯時報》稱,這部電影讓年長觀眾群最感興趣[11]

《驚爆危城》上映之前,據《綜藝雜誌》的報導,估計電影票房將在首映週末升高至中低位[15]。週五至週六的票房收入為830萬美元,排名第五。直到週一假期(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達950萬美元[16]。《驚爆危城》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票房收入為 $19,701,164 美元[1]

評價

這部電影收到影評家的負面評論。在爛番茄中,電影得到28%的新鮮度和146則評論,平均分為4.7/10。网站的短评写道:「樸實平凡對破碎城市的簡單描繪,公式化的劇本給所有人帶來微薄的獎勵,但至少達到了黑色戲劇愛好者的要求[17]。」評分網站 Metacritic 根據38位評論家的觀點給電影49/100分,呈現混合且一般的評論[18]

艾米莉·赫爾威格在《好萊塢報導》撰文,批評電影欠缺震撼:「儘管一些人讚揚演員才華和其他人享受電影攝影,一些評論家補充,布萊恩·塔克的劇本可能是問題所在,原本該是一個更好的故事,反倒淪為過時之作」[19]。《芝加哥論壇報》的邁克爾·菲利普讚揚賓·賽雷辛的電影攝影,將其形容為「秋天的光芒」,但批評劇本「巧合和不合情理」,使得有能力的演員表現得令人失望[19][20]理查德·羅柏給了電影3顆星,並批評了劇本:「相當垃圾,時而愚蠢,從來沒有在一個片刻,或一個層面上感到一絲的欣悅。[21]

注釋

  1. . Box Office Mojo. IMDB. [201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0).
  2. .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3. . 联合早报. 2013-01-18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4. . Time Out. 2013-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5. Dorothy Pomerantz. . Forbes. 2013-11-25 [2014-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6. Siegel, Tatiana; McNary, Dave. . Variety. 2008-05-19.
  7. Siegel, Tatiana. . Variety. 2008-07-14.
  8. Ito, Robert. .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1-12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9. Fleming, Mike. . Deadline. 2011-06-27 [2013-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6).
  10. Abrams, Rachel. . Variety. 2011-10-07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11. Fritz, Ben. . Los Angeles Times. 2013-01-17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30).
  12. . OnthesetofNewYork.com. 201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2).
  13. . Louisiana Film & Television. [201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14. Subers, Ray. . Box Office Mojo. 2013-01-17 [201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15. Stewart, Andrew. . Variety.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16. Subers, Ray. . Box Office Mojo. 2013-01-21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3).
  17. .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18. . Metacritic. CBS.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19. Helwig, Emily.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01-17 [201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20. . Chicago Tribune. 2013-01-17 [201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7).
  21. . Chicago Sun-Times. 2013-01-16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