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陣俱樂部

是一部於1999年上映的美國黑色幽默劇情電影,劇情自恰克·帕拉尼克的1996年小說《鬥陣俱樂部》改編,二十世紀福斯發行。為大卫·芬奇執導,並由吉姆·烏爾斯編劇,布拉德·皮特愛德華·諾頓海伦娜·博纳姆·卡特主演。該片的劇情圍繞在一名因失眠症糾纏的大公司職員遇上了一個地痞商人泰勒,因此共同創立了一間俱樂部。由於本片的劇情及敘述風格強烈,因此一般被定義為邪典電影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劇院發行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大卫·芬奇
监制艾特·林森
賽恩·切芬
羅斯·格雷森·貝爾
编剧吉姆·烏爾斯
原著鬥陣俱樂部
恰克·帕拉尼克作品
主演布拉德·皮特
愛德華·諾頓
海伦娜·博纳姆·卡特
肉卷
傑瑞德·雷托
配乐德斯特兄弟
摄影傑夫·柯林威斯
詹姆斯·海古德
制片商
片长139分鐘
产地 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99年9月10日 (1999-09-10)威尼斯
  • 1999年10月15日 (1999-10-15)(美國)
  • 1999年11月11日 (1999-11-11)(德國)
发行商二十世紀福斯
预算$6,300萬美元[1]
票房$1.009億美元[1]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劇情

主角是汽車召回員,工作和今年都難以滿足他,而他也患有失眠,為解決此問題,他冒充其他疾病的病患,參與各種互助團體。在他遇見另一個冒充病患者瑪拉·辛格後,他在互助團體的幸福時光戛然而止,兩人協商分別參加不同團體。

在商務旅行返程途中,主角與肥皂商泰勒·德頓結識,主角回到公寓時,發現自己的家已被炸毀,他對物質上的損失感到沮喪。他打電話給泰勒並與他在酒吧見面,泰勒告訴主角,他被消費主義困住了。在停車場,泰勒要求主角打他,而兩人也因此互毆。

主角搬進泰勒的家,那是棟工業區的舊屋,他們在酒吧外不斷地互毆吸引了許多男子圍觀,之後眾人聚集在酒吧地下室,成立「鬥陣俱樂部」,定期聚會讓眾人彼此鬥毆。

瑪拉服藥過量並打電話向主角求助,主角無視瑪拉,但泰勒去她的公寓救了她。泰勒和瑪拉發生性關係,這嚴重刺激了主角,泰勒警告主角別跟瑪拉談及自己。主角威脅老闆交出公司資產以支持鬥陣俱樂部,之後他辭職了。

鬥陣俱樂部的成員逐漸增加,也包括主角在睪丸癌互助團體遇見的男子鮑伯。泰勒將成員聚集起來從事一項涉及反物質主義和反企業組織的「破壞計畫」,但不允許主角參與。此計畫的成員從事的各種主角對破壞行動越來越煩惱,並抱怨泰勒將他排除在外,而泰勒則透露他是將主角公寓炸毀的人。

鮑伯在某次破壞行動中被警方殺死,主角試圖阻止該計畫進行,他透過紙上跟蹤追查泰勒去過的城市,發現破壞計畫已遍及全國。在某個城市中,計劃中的某個成員將主角稱為「德頓先生」,主角對此感到困惑並打電話給瑪拉,發現瑪拉也認為自己是泰勒。泰勒出現在主角的旅館房間中,表示自己正是主角的另一人格;主角認為泰勒是自己在睡覺時所表現出來的個性。

主角失去了意識,當他清醒返家後,發現泰勒計畫摧毀銀行大樓之類包含信用卡紀錄的建築物來消除債務,他向瑪拉道歉後警告她身處於危險之中,希望她離得越遠越好,但瑪拉對主角的矛盾舉動感到困惑和不信任。主角試圖向警方自首,但警察也是破壞計畫的成員,他只好自己到某棟大樓內拆除炸彈,但被泰勒阻止。

在大樓頂層,泰勒用槍抵住主角,而主角意識到自己和泰勒是同一人,因此握槍者是自己。主角開槍射向自己的嘴,讓子彈從臉頰中穿出,泰勒死亡了,主角也不再投射出他的形象。破壞計畫的成員綁架了瑪拉,將他帶到大樓頂層。主角和瑪拉手牽著手,看著一棟又一棟高樓大廈爆炸傾頹。

演員

發行

評價

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162篇專業影評文章,其中128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79%,平均得分7.3分(滿分10分)[2]。而基於另一影評網站Metacritic上的35篇評論文章,其中23篇予以好評,2篇差評,10篇褒貶不一,平均分為66(滿分100)[3]

榮譽

《鬥陣俱樂部》獲提名200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獎,但不敵《駭客任務[4]海倫娜·寶漢·卡特則獲2000年帝國獎最佳女演員的殊榮[5]。除此之外,電影入圍線上影評人協會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愛德華·諾頓)、最佳剪輯和最佳改編劇本(吉姆·烏爾斯[6]。雖然沒有得到任何一個獎項,但該協會仍將其列入1999年十大電影之一[7]。電影的配樂獲提名至全英音樂獎,但敗給《新娘百分百[8]

美國電影學會

  • AFI百年百大電影台詞
    • 「鬥陣俱樂部的第一條規則是 - 你不談論鬥陣俱樂部」 - 提名[9]
  • AFI百年百大電影十周年版 - 提名[10]

社會影響

2009年5月25日凌晨,紐約上東城區古根漢美術館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咖啡館發生爆炸案,無人傷亡。一名17歲嫌犯於該年七月落網,據報載,該名嫌犯動機為模仿泰勒于片中攻擊大企業的行為[11]

參考文獻

  1. . Box Office Mojo. [201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2. . Rottentomatoes.com.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9).
  3. . Metacritic. 1999-10-15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4. Hawker, Philippa. . The Age (Australia). 2000-03-28.
  5. . Empire. [200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6. .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Rotten Tomatoes. [2007-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5).
  7. .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Rotten Tomatoes. [2007-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9).
  8. . BBC News (BBC News). 2000-03-03 [200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9.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6-24).
  10.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3-28).
  11. 自由時報:17歲少年 學電影情節炸星巴克(2009/7/17) 存檔,存档日期2009-07-19.
  • Linson, Art. . . Bloomsbury USA. May 2002: 141–156. ISBN 978-1-58234-240-5.
  • Probst, Christopher. .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November 1999, 80 (11): 42–44+ [200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4).
  • Smith, Gavin. . Film Comment. Sep–Oct 1999, 35 (5): 58–62, 65, 67–68 [2017-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1).
  • Waxman, Sharon. . HarperEntertainment. December 2005. ISBN 978-0-06-054017-3.

外部連結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搏擊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