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英雄傳說

魔域英雄傳說》()是日本漫畫家塩野干支郎次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2004年於GANGAN YG一號至三號連載了三話。之後於2004年12月《YOUNG GANGAN》創刊號繼續連載。[1]期間曾停止連載,後於2011年8月的《增刊YOUNG GANGAN BIG》 vol.3上刊載,2011年12月移至接續誌《月刊BIG GANGAN》2012年Vol.01再度連載至2019年Vol.04完結。單行本全24卷。

魔域英雄傳說
類型 黑暗奇幻
漫画
作者 塩野干支郎次
出版社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尚禾文化
連載雜誌 GANGAN YGYOUNG GANGAN
增刊YOUNG GANGAN BIG月刊BIG GANGAN
叢書 Young Gangan Comics
連載期間 2004年12月-2019年3月
冊數 全24卷
※包含單行本第0卷
動漫主題-電子遊戲主題-ACG專題-模板說明

被稱為「最凶惡的黑暗幻想作品」,描寫主角凱因謝爾的壯大復仇劇。

劇情大綱

故事發生在七英雄封印黑暗異邦,為帝國帶來和平的20年後。邊境王領地附近的國境,正在展開新的騷亂。此時,突然出現一名邊境英雄劍士凱因謝爾,以巨大的黑色之劍懲奸除惡。他的真實身分是20年前被冠上背叛者污名而被暗殺的「聖槍叛徒」其中一人「亞謝里德」。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向笑著殺死夥伴,奪走封印黑暗異邦功勞的真正背叛者「七英雄」復仇。隨著時代變遷,帝國靠著七英雄的榮光和治理恢復成安定的世界。為了暗殺他們,或許會讓帝國再次陷入不安的危機當中。儘管如此,凱因謝爾依舊持續他的暗殺旅程。

登場人物

凱因謝爾一行

凱因謝爾()
左眼有明顯刀傷,金髮的亞人。具備相當厲害的劍術與身體能力,一般的士兵和盜賊連他的一根寒毛都碰不到。
真實身分為擁有「劍神()」稱號的帝國最強劍士,聖槍叛徒中的亞謝里德。外表年輕,實際推測年齡為30至40歲。為了向背叛夥伴的七英雄復仇而活。由於亞謝里德受人輕視,平時隱藏本名,並以凱因謝爾的身分,因獨自一人討伐千石槍外邊境中的盜賊集團「黑翼劍軍」而得到「邊境英雄」、「黑劍男子」的稱呼。
原本是普通人類,在死之森被七英雄背叛而瀕死之際,吃了高位妖精(),與其融合以亞人的樣貌存活。和高位妖精融合後,得到可以聽到妖精的聲音,與在月光下能發揮全力等高位妖精特性,在月光下能夠操縱從右腕出現的四把巨大黑之劍。此外,肉體不會成長老化也是高等妖精的力量。但仍然難以回復到過去的程度。
結束復仇後恢復本名,並受封為帝國伯爵與邊境領主身分。
布維德()
帶著眼罩的黑長髮男子。擅長投擲以線綁住的圓斧()。正在尋找克夏倫德首領家第二王女夏蓮,和凱因謝爾一同行動,成功從方伯手中把被囚禁的夏蓮救出,之後修提姆貝雷死後跟夏蓮回去了邊境,暫時跟凱因謝爾們分開。
皮皮()
邊境的米爾艾爾‧米拉艾爾()族的少女。這個稱呼是凱因謝爾隨便取的,本名不明。為了越過國境而和凱因謝爾同行。在知道凱因謝爾的真實身份和目的後依然繼續同行。時常因為自己的無力而感到懊悔,似乎有相當高超的召換精靈的潛力。
亞爾提雅()
在國境城市瑞艾迪‧菲列姆()經營偷渡船的女主人。將凱因謝爾與從前的戀人形象重疊,對他抱持著好感。就算知道凱因謝爾的真面目和目的也依然與其同行,由於工作上的關係,人緣交友非常的廣,最後成了自由都市自警團的大姐頭,並且跟皮皮分開。
雅特()
使用大劍的少女。克夏倫德首領家第三王女。哥哥克拉特()被強制與妖精融合成為異形,被凱因謝爾所殺,一時之間認為他是仇人,後來承認過錯不在他身上而向他道歉。後來被凱因謝爾深深吸引而與前述兩人一起與其同行。而後在自由之都與前來狙殺凱因謝爾的四位騎士的戰鬥中,意外遭到砲台伯爵軍的攻擊,被崩塌城牆的亂石打成重傷,因而獲得凱因謝爾以自身鮮血的救治,同時獲得了類似凱因謝爾高位妖精的能力。

七英雄

格雷恩()
侯爵,皇帝之子。七英雄的領導者。原本是貴族出身,劍技出身魯迪福特派,靠著封印黑暗異邦而確保地位並得到名聲,統領帝國非正規軍「七槍騎士團」,被認為是當代帝國最強騎士團。凱因謝爾左眼是被其所傷,於第1集曾於其麾下七槍騎士團協力下捕獲凱因謝爾,唯不知凱因謝爾真實身份而公開赦免之。與帝國七英雄其他成員不同,為人等同律法的表率,相當有人望,最受人民愛戴,對於過去背叛了亞謝里德一行頗感心虛而希望以維護帝國秩序作為贖罪,並於克法死後接手葉布爾領地統轄權,平息克法死後多年群雄無主的征戰狀態。於單行本第9集,圍捕「英雄劊子手」的戰役中,雖受七槍騎士團及帝國軍重重保護,仍受凱因謝爾行刺身亡,而後皇帝也因此無心問政,帝國的動亂也藉此激化,超越過去僅限於虐殺邊境居民與少數民族的等級。於第105话復活
修提姆貝雷()
方伯。七英雄之一,的領主。原本是山賊。擅長飛刀與二刀流劍法。曾經是為了人民勤奮工作的男人,後來卻墮落到為了永遠受人尊敬,企圖得到不老不死的方法而從邊境抓亞人種的女性,移植到自己的身上而得到不老不死之力。實際上靠著幾個亞人女性強化了四肢,獲得超越常人的身體能力。於對凱因謝爾的戰鬥中一度佔上風,後來被聽到妖精悲鳴後變形的凱因謝爾所殺。
巴雷斯塔()
砲台伯爵,原為商賈之子,因其本身不存在作生意的長材,經父親指示隨著其父捐贈之砲台,作為賣國王人情的禮物,加入帝國軍,因而成為聖槍14人小組之一員。空有一身健壯體格,性格上卻是相當懦弱而又不善戰。雖經受封砲台伯,眼中盡是格雷恩受封,卻得到較多來自帝國賜與的榮耀、較優勢的支配力的不平衡感,反之對自身於轄地內發展處處受限十分不平。修提姆貝雷死後變得對旁人更多猜忌,甚至以懷疑窩藏凱因謝爾為由而私自遣軍對皇帝特許自治的城市發動攻擊,在其浮游城被攻破後,受其屬下兵士離棄,於恐懼及眾叛親離雙重打擊下進入失心瘋狀態,憶起當年和亞謝里德並屬帝國軍時,受亞謝里德一路援助的情形,在單行本7由見狀後的凱因謝爾出於慈悲予以安樂死。

七槍騎士團

羅茲()
從凱因謝爾處得知七英雄真面目後,苦惱於凱因謝爾的復仇與帝國和平之間的七槍騎士團騎士。
艾爾莎利亞‧拉漢克來柏()
選帝侯的女兒,七槍騎士團精銳。奉羅茲命令討伐凱因謝爾。在自由都市追捕著凱因謝爾,之後因為砲台伯爵巴雷斯塔的惡行開始對七英雄的行徑產生懷疑,後與皮皮同行的期間知道了凱因謝爾的真面目以及20年前死亡森林的真相。
艾克菲斯()
原屬格雷恩麾下的年輕奴隸騎士,聖槍叛徒克法的兒子,原葉布納耐斯當家,曾以身懷聖槍叛徒克法的血脈為恥,因此在經習得魯迪福特派劍技後,否定自身的葉布爾派劍技。劍技被認為當代帝國最強,想繼承亞謝里德「劍神」這個稱號。奉格雷恩命令討伐凱因謝爾。在單行本7和凱因謝爾交戰過,使不出「黑翼」,以為自己有能力殺死凱因謝爾,但最後被凱因謝爾用「黑翼」所傷,而由於「黑翼」被認為是一擊必殺的招式,他認為凱因謝爾同情他因此只傷害他而對凱因謝爾懷恨在心,於格雷恩死後為求再次與凱因謝爾決鬥,改投列貝諾特侯爵麾下。在列貝諾特以優勢武力逼迫葉布爾領地交出英雄劊子手的情況下終於再次與凱因謝爾對戰,並於凱因謝爾以改良型「黑翼」開導下,重新拾回身為葉布納耐斯家--克法之子的自我,以及葉布爾派劍技,因而領悟了「黑翼」。

其他

拉塞柏()
區隔邊境王領地和七英雄的國境城市瑞艾迪‧菲列姆的僧兵長。性格卑劣,會以「有德者」的名義向過境者收取賄賂。據部下間的說法,在20年前的大戰中相當活躍,但現在已看不出。慣用語是「真遺憾哪」。在瑞艾迪‧菲列姆的僧院毀壞之後被市民驅逐出城,接著輾轉假冒召喚士而受雇於砲台伯爵軍殘黨,但在假裝召喚魔物的時候因為指剛好在場的格蘭平為章魚怪而被其打倒。
法哥()
方伯軍千人隊長。修提姆貝雷的手下,使用為非作歹的大漢蒐集亞人女性。能夠以右腕伸出的觸手操縱屍體。原本為有志青年,被方伯種下「肉之咒」而無法反抗。被凱因謝爾予致命傷之後由受其背叛而感到絕望的格蘭平了結。
格蘭平()
方伯軍百人隊長。稱呼法哥「大哥哥」,相當愛慕他。身材高大、臉上長滿鬍鬚、光頭,但實際上內心純樸而且有時會變得娘娘腔。正義感強大,因此對法哥的行為感到絕望而幫助凱因謝爾。自稱「神護的戰鬥妖精」。在修提姆貝雷被殺、其根據地崩塌時原本打算把著已死去的法哥同歸於盡,但因為寄生於法哥的觸手轉移至自己的身體內而存活下來,還因此被誤解為章魚怪。凱因謝爾與艾克菲斯一戰而失蹤後和皮皮等人一同尋其下落。

用語

神託曆
魔域英雄傳說世界使用的曆法。
七英雄
封印黑暗一幫後凱旋歸來的七位年輕人。原本有14人,根據歸途報告,3人在旅途中死亡,4人背叛敵軍被剩餘七人所殺。
Baraster 巴雷斯塔砲台伯爵
G¨lengurv 裘連格耳夫月讀伯爵
Nirgenfeled 尼爾根菲爾特城伯爵
Glenn 格雷恩侯爵
Lebellond 列貝諾特侯爵
Isch¨ien 伊修迪龍伯爵
Schtemwölch 修提姆貝雷方伯
聖槍叛徒
前往封印黑暗異邦的14人個年輕人中,背叛而被七英雄所殺的四人
Ascheriit 亞謝里德
Kfer 克法
G¨stav 裘斯達芙
Krentel 克連泰爾
赴義烈士
前往封印黑暗異邦的14人個年輕人中,在路途上失去性命的三人
Ergnach 艾格那赫
Ediem
Lanbard
黑暗異邦()
曾經侵略帝國,把帝國搞的天翻地覆的黑暗軍勢。現在被封印。
七槍騎士團
七英雄格連恩侯爵直屬的騎士團。雖然不是正式的騎士團,卻有帝國最強的呼聲。
千石槍
邊境伯爵領地和七英雄領地之間的巨大牆壁,為了防止黑暗異邦攻擊,赴義烈士艾格那赫犧牲生命做出的術式。

出版書籍

集數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尙禾文化
發售日期ISBN發售日期EAN
0 2005年7月25日ISBN 4-7575-1479-4 2006年8月9日EAN 471-1436-56424-5
1 ISBN 4-7575-1480-8 EAN 471-1436-56425-2
2 2005年11月25日ISBN 4-7575-1575-8 2006年9月25日EAN 471-1436-56468-9
3 2006年3月25日ISBN 4-7575-1643-6 2006年12月11日EAN 471-1436-56523-5
4 2006年9月25日ISBN 4-7575-1780-7 2007年4月6日EAN 471-1436-56524-2
5 2007年4月25日ISBN 978-4-7575-1970-1 2007年7月30日EAN 471-1436-56661-4
6 2007年10月25日ISBN 978-4-7575-2121-6 2008年2月14日EAN 471-1436-56773-4
7 2008年3月25日ISBN 978-4-7575-2242-8 2008年8月5日EAN 471-1436-56919-6
8 2008年9月25日ISBN 978-4-7575-2386-9 2008年12月17日EAN 471-1436-57006-2
9 2009年3月25日ISBN 978-4-7575-2514-6 2009年9月8日EAN 471-1436-57113-7
10 2009年9月25日ISBN 978-4-7575-2685-3 2009年11月25日EAN 471-1436-57250-9
11 2012年2月9日ISBN 978-4-7575-3004-1 2013年2月1日EAN 471-1436-57951-5
12 2012年9月25日ISBN 978-4-7575-3740-8 2013年5月7日EAN 471-1436-57952-2
13 2013年3月25日ISBN 978-4-7575-3910-5 2013年8月19日EAN 471-5302-69032-8
14 2013年10月25日ISBN 978-4-7575-4100-9 2014年5月26日EAN 471-5302-69183-7
15 2014年4月25日ISBN 978-4-7575-4258-7 2014年7月17日EAN 471-5302-69184-4
16 2014年11月25日ISBN 978-4-7575-4478-9 停止出版
17 2015年5月25日ISBN 978-4-7575-4648-6
18 2016年5月25日ISBN 978-4-7575-4989-0
19 2016年12月24日ISBN 978-4-7575-5192-3
20 2017年7月24日ISBN 978-4-7575-5420-7
21 2018年2月24日ISBN 978-4-7575-5635-5
22 2018年9月24日ISBN 978-4-7575-5857-1
23 2019年6月25日ISBN 978-4-7575-6171-7

參考資料

  1. .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2014年8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年12月7日) (日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