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弗蘭的地下迷宮與魔女的旅團

魯弗蘭的地下迷宮與魔女的旅團(日语:,英语:)是一款由日本一開發的迷宫探索角色扮演遊戲,2016年6月23日於PlayStation Vita發售。2017年9月移植到PlayStation 4,2018年9月移植到Windows任天堂Switch[1][2]PlayStation 4與Switch版在港台地區均有推出繁體中文版。[3][4]

魯弗蘭的地下迷宮與魔女的旅團
    PS4繁體中文版封面
    类型角色扮演迷宮探索
    平台PlayStation Vita
    PlayStation 4
    Microsoft Windows
    任天堂Switch
    开发商日本一軟體
    发行商
    • 日本:日本一軟體
    总监泉達也
    制作人新川宗平
    美术原田雄一
    音乐佐藤天平
    模式單人遊戲
    发行日

    魔女朵洛妮亞來到了名為魯弗蘭的小鎮,目的是探索鎮上的古老迷宮,迷宮中充滿各種危險,但也有可能發現寶藏。魔女派遣一本擁有意志的神秘之書「妖路歷程」,指揮著由魔法士兵組成的冒險隊伍「魔女的旅團」,踏入迷宮以解開其中的奧秘。

    續作《迦雷里雅的地下迷宮與魔女的旅團》(ガレリアの地下迷宮と魔女ノ旅団)預定在2020年11月26日於PlayStation 4與PlayStation Vita平台發售。[5]

    遊玩方式

    遊戲戰鬥畫面,玩家可使用特殊指令來提升隊伍的攻擊或防禦力

    本作是一款迷宮探索角色扮演遊戲。遊戲目標是探索傳說中的迷宮,在迷宮中尋找寶物、與怪物戰鬥。迷宮的探索畫面採用第一人稱視角,迷宮的背景圖採用3D模組,人物與怪物則是2D圖像。遊戲介面上提供小地圖,展示探索路徑、怪物位置、寶物位置等資訊。在探索系統方面,「破壞牆壁」是本作的一項特色,有時只要打通一道牆壁就會出現隱藏道路。在戰鬥方面,在迷宮中只要接觸到敵人就會進入一個回合制的戰鬥畫面,每回合可採取攻擊、戰技、防禦等指令。[6]

    實際戰鬥是由各種「人偶兵」來執行,人偶兵有6種基本職業,諸如星輝騎士、武忍者、劇團之星、聖潔城塞騎士、境界魔術師、迅猛獵手,各職業擅長的戰鬥方式與技能都不盡相同,[7]另外每種職業都能選擇男性或女性外貌,選擇不同的性格也會影響角色的基礎素質。比方說聖潔城塞騎士擁有較高的防禦力,擅長守護隊友;武忍者的攻擊速度偏高但防禦力偏低,擁有在一回合中攻擊兩次的二刀流技能。人偶兵藉由鍛鍊升級來提高基礎素質與學習新技能,此外「轉生」系統讓人偶兵可以轉生成其他職業,繼承原本職業的技能,但又能學習其他職業的專屬技能。人偶兵可以多人組隊方式而形成一個「偶團」,一個偶團最多可容納8名人偶兵,玩家最多可操作5個偶團,這表示我方場上最多可以出場40人。不過一個偶團的組成結構是由「結魂書」來決定,不同的結魂書會影響可上場戰鬥的人數、可上場的職業類型、以及可施展的戰鬥技能。戰鬥技能相當於本作的法術招式,不同於其他遊戲,本作可使用的法術並非透過角色成長來取得、只能藉由裝備不同的結魂書來施展。戰鬥時需要考量「站位」與「陣型」,站位分為前衛與後衛,前衛距離敵人較近也較容易被敵方攻擊,適合安排近戰型或防守型人員;後衛則適合遠程攻擊或輔助型人員。當偶團設定成特定的站位條件後就會演變成陣型,不同陣型可能會強化隊伍的攻防能力。[8][9]

    故事背景

    地處邊境的小鎮「魯弗蘭」,鎮上的水井下隱藏著一座地下迷宮。傳說在迷宮之中有各種寶物,過去曾有無數人前來挑戰探索這座迷宮但幾乎都喪命其中,原因是迷宮中充滿人類無法承受的瘴氣。一位名為「朵洛妮亞」的魔女與其弟子「露卡」來到此處,面對瘴氣的威脅,魔女並未親自下場,而是任命一本擁有自我意識的書本「妖路歷程」前去探索。玩家將扮演這本妖路歷程,指揮著一群由魔力驅動的人偶軍團-亦即「魔女的旅團」,突破路途中的怪物與陷阱,以獲得傳說中的寶物或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6]

    登場人物

    朵洛妮亞(,Dronya,聲優:仙台惠理
    身著黑衣的黑髮魔女。原為侍奉王室的宮廷魔女,因其紅藍交織的雙瞳而被人稱作「薄暮魔女」,對外自稱「巫婆・雅加」。受到委託而來到魯弗蘭市,試圖探索傳說中的地下迷宮。
    露卡(,Luca,聲優:種崎敦美
    朵洛妮亞的弟子,跟隨她四處旅行。性格活潑,情感豐富且單純,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雖然年紀還小,但實際上負責照顧朵洛妮亞的所有生活起居,洗衣煮飯等雜務通通包辦。
    妖路歷程(,Tractatus de Monstrum)
    被詛咒的傳說之書。據說過去有一個男人曾探索地下迷宮並且是唯一存活歸來的人,這個男人不僅探索完整個迷宮,甚至解開了其中隱藏的真相,這本書便是男子遺留之物。書中封印著玩家的靈魂,玩家便是以此書的視角進行遊戲。
    涅爾德(,Neldo,聲優:福島潤
    主角在地下迷宮中遇到的神祕青年。腰間佩帶長劍、身著貴族氣息服裝的銀髮男子。對於朵洛妮亞在迷宮中的調查行為感到不滿,甚至試圖以武力阻止探索。
    佩特羅涅(,Petrone,聲優:佐佐健太
    魯弗蘭市的代理領主,同時也是城市中第一大商會-佩特羅涅商會的會長。他就是拜託「巫婆・雅加」前來探索地下迷宮的委託人。
    瑪莉艾妲(,Marietta,聲優:桑原由氣
    魯弗蘭市修道院的修女。擁有一頭紅色長髮,其中一隻眼睛戴著眼罩。平時只以番薯為主食,過著清貧的生活。但其實沒有非常遵守教條,假如有機會喝酒吃肉也不會抗拒,對於朵洛妮亞似乎抱有特殊的感情。
    尤莉艾緹(,Juliet,聲優:佐佐木未來
    富蘭德爾商會的千金小姐,富蘭德爾商會是魯弗蘭市之中僅次於佩特羅涅商會的第二大商會。平時總是撐著一把藍白色的洋傘,在魯弗蘭市很有名氣,廣受市民喜愛。

    開發

    2015年6月,在日本一寄給玩家的夏季賀卡之中就出現「Project Refrain」的新作開發代號。[10]同年7月,日本雜誌電擊PlayStation正式公布《魯弗蘭》的遊戲名稱,也透露遊戲平台為PlayStation Vita[11]最初預定在2016年1月於日本地區發售,但最終延期至6月23日。[12][13][14]2017年6月,官方宣布遊戲將在日本地區推出PlayStation 4版。2017年9月28日,PS4繁體中文版與日文版同步發售。[3]2018年2月,官方宣布遊戲將在歐美地區推出PS4、Windows、Switch版。[1]2018年9月18日,PS4、Windows、Switch的英文版在北美地區推出。9月27日,Switch繁體中文版與日文版同步發售。[4]

    反響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MetacriticPS4:75/100[15]
    Switch:79/100[16]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Fami通32/40[17]
    Game Informer8.5/10[18]
    PlayStation Lifestyle8/10[19]

    Fami通在遊戲PSV版發售後給予32/40的評分,評論者認為遊戲的世界觀與系統設計結合良好,容易產生沉浸感。[17]Metacritic網站上,PS4版獲得75/100的媒體平均分數,[15]Switch版獲得79/100的分數。[16]

    根據Media Create資料,PSV版遊戲在日本發售首週獲得了當週遊戲銷量第五名的成績,同時銷量超過1萬7千份。[20]2017年2月,日本一的社長新川宗平在訪談中提到《魯弗蘭》的銷量突破7萬份。[21]

    參考資料

    1. Romano, Sal. . Gematsu. 2018-02-09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1).
    2. Romano, Sal. . Gematsu. 2018-06-12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3. .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7-09-28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4. .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8-06-28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5. 電撃オンライン. . dengekionline.com. 2020-07-28.
    6. .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6-03-22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6).
    7. Sato. . Siliconera. 2016-04-19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8. .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5-12-25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9. .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7-06-20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10. Sal Romano. . Gematsu. 2015-07-24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2).
    11. Sal Romano. . Gematsu. 2015-08-25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9).
    12. Gobu (ゴブ蔵). . Hachima Kikou. 2015-10-06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30).
    13. Sato. . Siliconera. 2015-11-18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14. Sal Romano. . Gematsu. 2016-01-25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15. . Metacritic. [201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4).
    16. . [2018-10-04].
    17. . Fami通.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18. Daniel Tack. . Game Informer. 2018-09-28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19. Jenny Jones. . PlayStation LifeStyle. 2018-09-11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
    20. . 4Gamer.net. 2016-06-29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21. . 4Gamer.net. 2017-02-22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