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苏豫皖边区

鲁苏豫皖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的一个省级战地政区。

历史

1940年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把平汉路以东、淮河以北的豫东、淮北、苏鲁边,设立一个战区,辖60个县。组建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直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1940年冬,党政分会从漯河西侧五里庙迁到临泉县城北五里的于老庄。[2]

  • 党政分会主任委员汤恩伯、1942年1月起任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在叶县设立副司令长官部[3]
  • 党政分会副主任委员沈克
  • 副总司令何柱国(兼骑兵第二军军长)
  • 秘书长李铣
  • 参谋长刘子奇万建藩
  • 秘书处驻于老庄
  • 副官处驻于老庄
  • 军医处驻于老庄
  • 参谋处驻小王庄
  • 军法处驻于寨
  • 军需处驻朱楼
  • 山东游击干部训练班(简称鲁干班),主任为蒋介石,汤恩伯任副主任。
  • 政治部(原党政处)驻孟寨
    • 《重建日报》:先前叫《重建导报》,1941年在临泉城泉河北前冢子,很短时间迁到界首刘兴镇,1942年初迁到临泉城南13公里的长官店北张寨村(现属于临泉县单桥镇)。实际负责人是副社长王凤池。铅印、单张、双版、日报。发行人李铣。山东省图书馆对该报有收藏:“创刊、停刊日期不详”。 [4]
    • “三一出版社”1942年由安徽临泉迁叶县城西寺庄街。诗人臧克家来到叶县寺庄街担任“三一出版社”副社长。
    • “三民主义青年训导团”(简称“青训团”),驻叶县任店。汤恩伯自兼主任,实由陈霖负责。
    • 鲁苏豫皖边区政治学院:1941年9月开学。1942年3月边区政治学院第二学期在临泉开学的同时,叶县城南二里原苗圃处(面积25亩)及附近民地总占地2000余亩,大规模地兴建永久性校舍的工程就开始了。汤恩伯令从三十一集团军各军的工兵营和各师的工兵连,组成集团军工垦总队参加土木建筑,工垦总队长由张陶担任。“自力更生”的办法,“建材取之于民,技术取之于军”,不向中央要一分钱,建筑工程所用的砖瓦木料是从方城、舞阳、西华、襄城、郾城、临汝、临颍、鲁山、郏县、宝丰、许昌、禹县、叶县等十三县征派,所有的木工和泥工也是由以上各县派来的,工人的工资、伙食也由各县负担。学校大门至校部(教务处)1公里为一条宽20米的大路,自校门伸入,直达校部。路两旁栽着柏树和花卉,两座礼堂夹着大路相对屹立,可容两万多人。靠礼堂的东南、西三面,建有排列整齐的教室20多个;挨近教室的门外边建有寝室18所,每所7间;校门外西南角是操场,面积约十余亩,蓝、排球场各8个,可容3000多人上操;校部北边200米处,建有飞机式大饭厅,摆有饭桌,可供4000人就餐。有10个伙房,做饭的300多人。1943年8月由安徽临泉迁叶县城南二里原苗圃处,改称“鲁苏豫皖边区学院”。院长始由汤恩伯兼任,后改由张清涟充任。该院设机械、纺织、农垦和土木工程四个系,又办地方行政训练班、新闻班、会计班、师资班等,共有学生3000人。[5]1944年4月上旬,中原战事发生后,迁往淅川县上寺、宋湾、马湾、吴湾一带。1944年10月间,因汤部溃败,经费无着,被迫结束。院本部已毕业的地方行政班、新闻班、会计班,师资班学生,分派汤部所属各军及河南未沦陷各地工作。未毕业的机械系、纺织系、农垦系,土木工程系学生,由院长分别介绍到其他大学同科系借读。中学部除对高中毕业班学生给发毕业证让其自由投考各大学外,其余高初中各班学生改编为国立战时中学,由院长张清连任校长,迁住陕西西乡县上课。院本部及中学部教授、讲师、教职员工等,愿在战中服务者均可留用。不愿在战中服务者,发给路证让他们各奔前程。
      • 中学部:1944年9月与第31集团军子弟学校(简称“三一学校”)中学部合并为“第一战区中学”(国立战时中学,简称“战中”),由边区学院院长张清连任校长,迁往陕南西乡县堰口镇。
  • 第三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汤恩伯/陈大庆(1943年9月副总司令、1944年1月代总司令)/王仲廉(1944年夏)
    • 第十三军 军长 张雪中。豫湘桂会战失败后调贵州。
    • 第二十九军 军长陈大庆
    • 第八十五军 军长李楚瀛

参考文献

  1. 冯杰:《汤恩伯与河南抗日战场》,网易新闻
  2. 刘熙明,《国民政府军在豫中会战前期的情报判断》,《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3. 邹伟平、章瑞年,《汤恩伯传》,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4. 梁家贵:“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安徽报业——以《重建日报》为中心之探讨”,《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v.37;No.168(02):17-22.
  5. 《叶县县志》大事记(1912-194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