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南美足球錦標賽

1935年南美足球錦標賽南美足協第 13 屆南美足球錦標賽,本屆主辦國為秘魯,比賽日期為1935年1月6日至1月27日。本次進入決賽圈的球隊包括南美足聯的 4 個成員國家隊。在1929年南美足球錦標賽過六年後,南美足協決定繼續舉辦南美足球錦標賽。本屆比賽同時也是在德國柏林舉辦的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資格賽[2]。在1930年國際足協世界盃決賽烏拉圭以 4–2 淘汰阿根廷後,阿根廷與烏拉圭在足球場上成為敵對狀態,阿根廷國家足球隊在本屆比賽前備感壓力。[3]

1935年南美足球錦標賽
賽事資料
屆數第 13 屆
主辦國秘魯
比賽日期1月6日–1月27日
參賽隊數4 隊(來自 1 個大洲)
球場1 個(位於 1 個城市)
衛冕球隊 阿根廷
最終成績
冠軍 乌拉圭(第 7 次奪冠)
亞軍 阿根廷
季軍 秘魯
殿軍 智利
賽事統計
比賽場數6 場
總入球數18 球(每場 3 球)
馬辛托尼奧(4 球)
最佳球員 荷西·納薩茲 [1]

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在本屆比賽中棄權。烏拉圭最後以3戰全勝6積分,在美洲盃奪得第7次冠軍。上屆冠軍阿根廷以2勝1負4積分位居第二名。主辦國秘魯則以1勝2負2積分位居第三名。[2]

參賽國家

棄權

比賽地點

利馬
國家體育場
容納人數:40,000

決賽圈

比賽規則採循環賽制,當球隊在比賽獲勝時,將可獲得2點積分,平手時獲得1點積分,輸球時則無法獲得積分,小組內積分第一則為本屆比賽冠軍。

資料來源:worldfootball.net與RSSSF[2][4]

隊伍
乌拉圭 330061+56
阿根廷 320185+34
秘魯 310225−32
智利 300327−50

1935年1月6日
阿根廷 4–1
智利
勞里 28'
阿列塔 49'
加西亞 57'
馬辛托尼奧 71'
卡莫納 8'
利馬國家體育場
:米格爾·塞拉·烏爾塔多(Miguel Serra Hurtado) (秘魯)

1935年1月13日
乌拉圭 1–0
秘魯
卡斯特羅 80'
利馬國家體育場
溫貝托·瑞吉納托 (智利)

1935年1月18日
乌拉圭 2–1
智利
西奧卡 33', 35' 朱迪瑟 54'
利馬國家體育場
:荷西·阿特米奧·塞拉(José Artemio Serra) (秘魯)

1935年1月20日
阿根廷 4–1
秘魯
馬辛托尼奧 10', 61', 81'
加西亞 50'
斐南迪茲 2'
利馬國家體育場
:塞薩爾·皮奧利(César Pioli) (烏拉圭)

1935年1月26日
秘魯 1–0
智利
蒙特利亞諾斯 5'
利馬國家體育場
:愛德華多·福特(Eduardo Forte) (阿根廷)

1935年1月27日
阿根廷 0–3
乌拉圭
卡斯特羅 18'
塔沃阿達 28'
西奧卡 36'
利馬國家體育場
溫貝托·瑞吉納托 (智利)
 1935年南美足球錦標賽冠軍 

乌拉圭
第 7 次奪冠

射手榜

4球
3球
  • 阿尼瓦爾·西奧卡
2球
  • 迪亞哥·加西亞
  • 赫克托·卡斯特羅
1球
  • 阿圖羅·阿列塔
  • 米格爾·安赫爾·勞里
  • 阿圖羅·卡莫納(Arturo Carmona)
  • 卡洛斯·朱迪瑟
  • 特奧多羅·斐南迪茲
  • 阿爾伯特·蒙特利亞諾斯
  • 約瑟·阿爾伯特·塔沃阿達

參考來源

  1. . rsssf.com.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英语).
  2. . RSSSF. 2007-11-23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6) (英语).
  3. Bardi, Mario. . La Gazzetta dello Sport Magazine. 1998-03-14: 63 (意大利语).
  4. . worldfootball.net.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外部連結

  • . RSSSF.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6)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