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穀物禁運

1980年穀物禁運是因1979年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政府于1980年1月4日宣布对苏禁运穀物及计算机、钻井设备,以及与苏联饲料业-畜牧业相关的商品贸易(如种子、肉类、奶制品、动物油、种畜精液等)。

过程

當時苏联在截至1980年9月30日的贸易年度向美国订购了2400万吨粮食,除了1975年签署的美苏粮食贸易长期协定规定的800万吨外,美国中断了其余1500万吨的对苏出口。1980年1月12日,主要粮食出口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部长级会议协调对苏粮食禁运,加拿大、澳大利亚、欧共体等同意参与这次粮食禁运,保证对苏出口粮食不超过“正常和传统”水平。阿根廷拒绝参加这次禁运,但美国政府认为阿根廷是否参与无足轻重。1979-1980年度,苏联计划进口粮食3700万吨。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禁运将使苏联饲料供给下降14%,肉类生产下降12%,肉类消费下降7%。

當時的美國總統是吉米·卡特,对外实施粮食禁运违背了卡特1976年竞选总统时的许诺。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中,里根认为禁运给美国农业生产者带来损失,承诺当选后解除禁运。

1980年11月,美国与中国签订长期谷物贸易协议,规定每年对华出口谷物900万吨。加拿大认为这是美国借机侵蚀加拿大谷物的传统出口市场。1980年12月,加拿大退出禁运。

1981年4月24日朗奴·列根履行上述诺言解除封鎖。蘇聯因禁運而改從其他地區如南美洲歐洲獲取糧食,因此政策沒有對蘇聯造成影響[1]。商品價格在實施禁運後下跌,造成了嚴重的農業危機

苏联1979-1980贸易年度实现进口3120万吨。美国农业部1981年估计禁运使苏联饲料供应下降2%,对肉类消费将不会产生可察觉的影响。1980年1月至1981年6月,阿根廷向苏联出口粮食1500万吨,超额利润达25%。

參考文獻

  1. Robert Paarlberg, Food Politic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olitics of the World, 20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