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2012-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泛指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內的任何時間,於南太平洋所產生的熱帶氣旋。大部份於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11月至4月期間形成。

2012-20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2012年11月6日(熱帶擾動01F)
末個系統消散2013年5月1日(熱帶擾動22F)
最強風暴
名稱強烈熱帶氣旋桑德拉
  最高風速185 km/h(115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最低氣壓930 hPambar
氣旋季統計
熱帶擾動數22
熱帶低氣壓數10
熱帶氣旋數5
強烈熱帶氣旋數4
死亡人數17
財產損失$1.61億(2012年美元
相關條目
斐濟氣象局熱帶氣旋等級
等級風速
5級 強烈熱帶氣旋≥108
≥199公里每小時
4級 強烈熱帶氣旋86107節
158198公里每小時
3級 強烈熱帶氣旋6485節
118157公里每小時
2級 熱帶氣旋4863節
88117公里每小時
1級 熱帶氣旋3447節
6387公里每小時
熱帶低氣壓033節
062公里每小時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南,東經160度以東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是由斐济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P字母作結。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熱帶氣旋

強烈熱帶氣旋埃文(Evan)

4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4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12年12月9日-2012年12月19日
強度185 km/h(115 mph(十分鐘) 
943 hPambar

氣旋埃文(Cyclone Evan)於13日掠過薩摩亞導致2人死亡,首都阿皮亞洪水泛濫、停電及供水中斷[1]。14日下午遠離薩摩亞向斐濟移動,並於16日晚侵襲斐濟[2]

強烈熱帶氣旋福瑞達(Freda)

4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3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12年12月26日-2013年1月4日
強度185 km/h(115 mph(十分鐘) 
940 hPambar

2012年12月28日20:00UTC,斐濟氣象局將熱帶低氣壓05F升格為1級熱帶氣旋並命名為Freda(福瑞達)。12月29日0:00UTC該熱帶氣旋已離開斐濟海域進入澳大利亞海域,斐濟氣象局於2:00UTC升格為2級熱帶氣旋並發出最後的擾動諮文。同日12:00UTC福瑞達再次進入斐濟海域,斐濟氣象局再次發出警報並將福瑞達升格為強烈熱帶氣旋。

強烈熱帶氣旋加里(Garry)

3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2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13年1月15日-2013年1月27日
強度150 km/h(90 mph(十分鐘) 
965 hPambar

1月15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萬那杜北方海面生成,斐濟編號為09F,並朝東前進,1月18日JTWC評級為MEDIUM,1月20日JTWC發出TCFA同日晚上升格為10P,1月21日下午斐濟命名為Garry(加里),1月25日達到顛峰但不久進入強風切區,加里中心逐漸與對流分離,1月27日JTWC與斐濟相繼任定其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氣旋海利(Haley)

1級 熱帶氣旋(FMS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3年2月7日-2013年2月11日
強度75 km/h(45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2月7日一低壓區發展,斐濟編號為14F,2月9日JTWC編號為93P,同日JTWC評級為MEDIUM後又發出TCFA,2月10日命名為Haley(海利),同日到達顛峰,晚間開始受到乾空氣、強風切及低海水影響,海利對流快速減弱,隔日JTWC與FMS相繼發出最後報告。

強烈熱帶氣旋桑德拉(Sandra)

4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3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13年3月9日進入南太平洋海域-2013年3月14日
強度185 km/h(115 mph(十分鐘) 
930 hPambar

3月9日為於澳大利亞海域的熱帶氣旋桑德移入南太平洋海域,並且在下午開出一個明顯的風眼,3月10日晚間斐濟將強度調升為100,3月11日逐漸受到乾空氣影響,桑德拉稍為減弱並且逐漸略過新喀里多尼亞以西海域(3月12日),3月13日中心已外露嚴重,3月14日JTWC認定轉化,3月15日紐西蘭也認定轉化。

其他熱帶氣旋

除了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和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是熱帶風暴的熱帶氣旋。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擾動01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2年11月6日-2012年11月7日
強度風力不詳 
991 hPambar

熱帶低氣壓02F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12年11月18日-2012年11月24日
強度45 km/h(30 mph(十分鐘) 
1001 hPambar

熱帶低氣壓03F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12年12月9日-2012年12月17日
強度風力不詳 
997 hPambar

熱帶低氣壓06F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12年12月30日-2012年12月31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5 hPambar

熱帶擾動07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1月7日-2013年1月9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3 hPambar

熱帶低氣壓08F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13年1月9日-2013年1月15日
強度45 km/h(30 mph(十分鐘) 
999 hPambar

熱帶擾動10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1月26日-2013年1月28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0 hPambar

熱帶低氣壓11F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13年1月26日-2013年1月30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995 hPambar

熱帶擾動12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2月1日-2013年2月3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0 hPambar

熱帶擾動13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2月3日-2013年2月7日
強度風力不詳 
997 hPambar

熱帶擾動15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2月21日-2013年2月24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4 hPambar

熱帶擾動16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2月28日-2013年3月7日
強度風力不詳 
998 hPambar

熱帶擾動18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3月12日-2013年3月15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3 hPambar

熱帶擾動19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3月14日-2013年3月17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6 hPambar

熱帶擾動20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3月27日-2013年3月30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4 hPambar

熱帶擾動21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4月20日-2013年4月27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7 hPambar

熱帶擾動22F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2013年4月28日-2013年5月1日
強度風力不詳 
993 hPambar

風暴時間表

風暴名稱

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黑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橙色表示下一個即將使用的熱帶氣旋名稱。

  • Evan
  • Freda
  • Garry
  • Haley
  • Ian(未用)
  • June(未用)
  • Kofi(未用)
  • Lusi(未用)
  • Mike(未用)
  • Nute(未用)

參考資料

  1. 陳淑娟. .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12-12-14 [201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5).
  2. 王妍. . 中工网. 2012-12-14 [2012-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內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2012-20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