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

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1](日语:),簡稱BLUE REFLECTION(又译作「」),是由Gust開發並由光榮特庫摩發行在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平台的角色扮演遊戲,在2017年3月30日開始在日本發售,而北美和歐洲地區方面則是同年的9月26日和9月29日。玩家扮演的角色名叫白井日菜子,是一位曾備受期待但因為腳傷而變得無法跳舞的芭蕾舞者,她在一次機緣際會下被賦予魔法力量成為「反像者」,使她可以自由活動、跟「原種」和其他怪物戰鬥。日菜子的一天分為以女高中生的身分度過的日常和以「反像者」身分於異世界奔走的非日常,當她與同學相熟起來後,更可使用使用她們的支援技能。此作同時是Gust的「Beautiful Girls Festival」系列的最後一作,前兩作分別為《菲莉絲的鍊金工房 ~不可思議之旅的鍊金術士~》和《無夜國度2》。

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
    类型角色扮演
    平台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
    开发商Gust
    发行商光榮特庫摩
    制作人細井順三
    美术岸田梅爾
    发行日PlayStation 4
    • 日本:2017年3月30日
    • 臺灣:2017年9月28日
    • 北美:2017年9月26日
    • 欧洲:2017年9月29日
    PlayStation Vita
    • 日本:2017年3月30日
    Microsoft Windows
    • 北美:2017年9月26日
    • 欧洲:2017年9月29日

    《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由細井順三擔任製作人,系列構成時雨澤惠一五十嵐雄策夏海公司負責,而角色設計與監修則交給岸田梅爾

    改編電視動畫BLUE REFLECTION RAY/澪》將於2021年4月首播。

    遊戲概要

    玩家於回合制戰鬥中操縱包括女主角在內的三位「反像者」與「原種」對抗

    遊戲一天的開端,玩家會操縱女主角去上學,途中可能會遇到她的同學。當場景轉移至學校時,日菜子的同學會給予玩家任務,這些任務會影響到他們跟日菜子的關係,具體取決於玩家的選擇[2];當白菜子與某同學足夠熟稔的話便會在故事進程中影響她對白菜子的態度,同時也會解鎖她的支援技能[3],除此之外,玩家還可以用遊戲中的手機發送消息來與角色進行互動、查閱該同學的資料與進行小遊戲。放學後,玩家便可以在校內自由活動,亦可花時間與白菜子的同學交談或與她出外。在玩家和所有角色都回家後,玩家便可以睡覺的方式結束一天的行程[2]

    玩家也可以在空閒時間時解決白菜子同學的問題(任務),問題的原因可能來自異世界,有些則可能是來自現實世界。在異世界解決這些問題時,玩家可以找出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意念碎片」,它同時是「反像者」的力量來源[4]。在收集到「意念碎片」、擊敗怪物了解到她們正在幫助的角色的想法,日菜子(玩家)才能完成任務並回到現實世界,事後系統會給予玩家「評價點數」及「成長點數」等獎勵[5]。但不同的任務會給予不同的獎勵;有些任務的獎勵為「成長點數」[4],這些點數可以拿來升級角色的基本技能與強化「意念碎片」,另一種的任務獎勵則是「評價點數」,玩家需要累積這些點數來讓劇情得以進行[6]。「意念碎片」方面,玩家可以將它們配備在角色的技能上,藉此來強化技能,使技能獲得附加效果[4]

    玩家在探索異世界時可能會遭遇怪物[5],之後玩家會操縱包括女主角在內的三位「反像者」進行回合制戰鬥。戰鬥中系統會根據畫面上方的橫條切換角色,當角色圖示來到中間時便輪到該角色行動[3];畫面左方則是操作介面,玩家可以在那裡選擇「攻擊」或「支援」等指令。當達成特定條件後,三位「反像者」會發動強大的協力技,這技能擁有其他攻擊技無法相提並論的威力[3]。在每一個回合,玩家可以用「累積」為她們的「艾提爾能量」充填,玩家可以通過消耗這些累積得來的能量來進行「回復」和「防禦」,與其他指令不同的是這2個指令並不出現在操作介面上,而是在自己的行動結束後,在下次輪到我方或敵方的行動順序為止,即時輸入按鈕的設計[7]。在現實世界中,也可能會遇到一擊就可擊倒角色,名叫「原種」的強大怪物[5]。在與「原種」戰鬥時,玩家能夠接受其他學生的支援,這些僅適用現實世界;要做到這一點,玩家要在戰前於十五位同學之中選擇並攜帶四位同伴,而每一位同學都有不同的援助技能[3]。除此之外,「防禦」技能也會在與「原種」戰鬥的時候有所變化,在達成一定條件後「防禦」會變為「反像」,玩家可以藉此反彈「原種」發出的攻擊,造成大量傷害[7]

    設定與登場人物

    《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剑》的故事发生在盛夏时节[6],背景为现代日本的星宮女子中学[8][9]。玩家扮演的是前芭蕾舞蹈家白井日菜子,她的脚在遊戲开始前一年受伤,變得无法跳舞。在与司城夕月、來夢兩姐妹见面后,她得到了成为魔法少女“反像者”的能力,因此可以自由活动[8][9]

    開發與發行

    《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是在人物设计者岸田梅爾的监督下由光荣特库摩的子公司Gust开发的[9]。它由细井顺三创作[8]時雨澤惠一五十嵐雄策夏海公司组织。开发者将游戏描述为一种以“真人大小”的青年女性为形象、以“人的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主题的“英雄角色扮演游戏”。其核心概念为女性之间的相互影响,玩家的角色通过她与同学分享的经验而成长,例如友谊的开始和结束[9]。2016年8月,《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在Fami通電擊PlayStation上披露,它是“Beautiful Girls Festival”计划的最后一个作品(其余2个作品为《菲莉絲的鍊金工房 ~不可思議之旅的鍊金術士~》和《無夜國度2》)。公布时,游戏开发工作已完成30%[8]

    Gust让光荣特库摩于2017年3月30日以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為平台於日本发布《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10][11]。遊戲分成普通版、精裝版和特別收藏版三種版本發售:精裝版除了遊戲CD外還包括遊戲的配樂,插圖,學校日曆,海報和日菜子特別服裝下載碼;特別收藏版則是與前者內容大致相同的情況上加上十六種人物海報。另外,預購遊戲的人會獲得額外的原創主題下載碼[12]。光榮特納摩同時計劃於同年9月27日和29日分別發行北美與歐洲的PlayStation 4和Microsoft Windows[13],而該兩個版本的預訂者則會獲得遊戲獨有的泳裝和來自《蘿樂娜的鍊金工房 ~亞蘭德之鍊金術士~》的服裝[14]

    2017年11月,細井和岸田表示他們打算開發《BLUE REFLECTION》的續集,並把它變成一個系列,但他們同時指出是否動工,取決於粉絲的意見反饋[15]

    反應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Metacritic66/100[16]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Fami通32/40[17]
    IGN Japan7.4/10[18]

    發行前

    Destructoid的科里·阿諾德(Cory Arnold) 稱《BLUE REFLECTION》看起來「極度有趣」,就像是《女神異聞錄》、《鍊金術士》、《Final Fantasy X》和《第二國度》的混合版一樣,他同時呼籲某些人拋棄對日本動畫的成見[19]。而Game Informer的金伯利·華倫斯(Kimberley Wallace)則表示《BLUE REFLECTION》看起來「很有趣」[20]

    發行後

    Metacritic根據32評論,給予《BLUE REFLECTION》66/100分,屬「好壞參半」級別[16]

    出版書籍

    BLUE REFLECTION 幻舞少女之劍 角色完全檔案
    KADOKAWA 東立出版社
    發售日期ISBN發售日期ISBN
    2017年3月16日ISBN 978-4-04-892860-1 2018年2月14日ISBN 978-957-26-0459-5

    電視動畫

    電視動畫《BLUE REFLECTION RAY/澪》由J.C.STAFF製作,內容是在原作遊戲的基礎上改編的全新故事,以平原陽櫻莉和羽成瑠夏兩名少女為主角,預定2021年4月播出[21]

    製作人員

    配音員

    主題曲

    片頭曲
    主唱:EXiNA

    參考資料

    1. . 腾讯动漫. 2017-01-24 [2017-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5).
    2. Romano, Sal. . Gematsu. 2016-11-14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2).
    3. Romano, Sal. . Gematsu. 2016-12-11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2).
    4. Ono. . 4Gamer. 2017-02-13 [2017-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日语).
    5. Romano, Sal. . Gematsu. 2016-12-25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6).
    6. Romano, Sal. . Gematsu. 2017-02-13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3).
    7. Romano, Sal. . Gematsu. 2017-01-15 [2017-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8. Romano, Sal. . Gematsu. 2016-08-23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9. Romano, Sal. . Gematsu. 2016-08-28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10. . Fami通. Enterbrain.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日语).
    11. . Fami通. Enterbrain.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日语).
    12. . Anime News Network. 2017-01-23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8).
    13. Jellymedia. . www.koeitecmoamerica.com.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14. . Gematsu. 2016-06-06 [2017-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2).
    15. . Gematsu. 2016-11-07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9).
    16.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17. Romano, Sal. . Gematsu. 2017-03-21 [2017-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2).
    18. . IGN Japan. Ziff Davis. 2017-04-12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日语).
    19. Arnold, Cory. . Destructoid. Modern Method. 2016-12-15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20. Wallace, Kimberley. . Game Informer. GameStop: 2. 2016-09-15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6).
    21. . Comic Natalie. [2021-02-12] (日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