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鳥屬

丁氏鳥屬名:)為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真鳥類,體長約25至30公分(無明顯尾羽化石因此長度不計),屬名是為了紀念中國地質學之父丁文江,以表彰他在中國近代地質學上的貢獻。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朝陽市四合當鎮,屬於白堊紀早期的義縣組地層。模式種長頜丁氏鳥D. longimaxilla),種名意指本種有別於其他熱河群鳥類的細長上頜骨,其頭骨測量長約5.9公分,而喙部就佔了當中的65%左右[1]

丁氏鳥屬
化石时期:白堊紀早期, 125.4–112.6 Ma
PreЄ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演化支 嗅球类 Olfactores
演化支 有头动物 Crani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下门: 有颌下门 Gnathostomata
小门: 真有颌小门 Eugnathostomata
演化支 真口类 Teleostomi
高纲: 硬骨鱼高纲 Osteichthyes
演化支 肉鳍鱼类 Sarcopterygii
演化支 四足形类 Tetrapodomorpha
演化支 坚头类 Stegocephalia
总纲: 四足总纲 Tetrapoda
演化支 爬行形类 Reptiliomorpha
演化支 羊膜动物 Amniota
演化支 蜥形类 Sauropsida
演化支 恐龙 Dinosauria
演化支 蜥臀类 Saurischia
演化支 兽脚类 Theropoda
演化支 鸟翼类 Avialae
演化支 真鸟翼类 Euavialae
演化支 短尾鸟类 Avebrevicauda
演化支 尾综骨鸟类 Pygostylia
演化支 鸟胸骨类 Ornithothoraces
演化支 真鸟类 Euornithes
演化支 今鸟形类 Ornithuromorpha
属: 丁氏鳥屬 Dingavis
O'Connor et al., 2016
模式种
長頜丁氏鳥
Dingavis longimaxilla

O'Connor, Wang & Hu, 2016
異名
  • 長頷覺華鳥
    Juehuaornis longimaxilla
    (O'Connor et al., 2016)

丁氏鳥的正模標本目前收藏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編號 IVPP V20284),為近乎完整的全身化石,研判屬於成年個體。頸部周圍有明顯的羽毛印痕。此外在骨盆附近發現40多顆,直徑2至4公分不等的胃石(以其體型而言其胃石的大小相當大),與其近緣的甘肅鳥Gansus)和旅鳥Iteravis)體內也曾發現過胃石,但數量都不及在丁氏鳥化石中所發現的,由於胃石一般被認為用來幫助磨碎和消化食物,顯示本種的飲食習慣上可能有別於其近親,或者,這些胃石可能代表不完全的聚集體(incomplete aggregates,暫譯)[1]

參考文獻

  1. O'Connor, J.K.; Wang, M.; Hu, H. .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6, 14 (11): 939–948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