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一劇團

三缺一劇團英語:)成立於2003年,由輔仁大學英文系四位熱愛表演的同學所創立。2005年通過臺北市政府立案後,每年固定推出一場以上演出。

三缺一劇團
Short One Player
成立時間2003年
創始人輔仁大學英文系四位熱愛表演的同學
類型臺北市政府立案
地點
網站www.shortoneplayer.com

劇團特色與團名由來

三缺一劇團之所以如此命名,乃由於創團當初,四位團員每逢排演討論之時,總會有一人因故無法出席,在開玩笑的心態下,就以麻將術語的「三缺一」為團名。而這種「缺」的概念,正是「圓滿」的對照。三缺一所關注的焦點,是生活經驗中的社會議題,如家庭、愛情、政治、歧視、同志與同儕等。以「人」為出發點,藉人與人間相處的「缺」,與台下觀眾做無言的交流,引起共鳴,一起省思對立於缺的「圓」。[1]

演出作品

  • 2003年:
作品名 編導 地點
《家,旅程與困境》魏雋展、王詩情輔仁大學
《Home,Sweet Home》魏雋展、王詩情牯嶺街小劇場
  • 2004年:
作品名 編導 地點
《春動》陳威宇輔仁大學    
《來去,一張桌三張椅》王豪文、全體演員輔仁大學
  • 2005年:
作品名 編導 地點
《女孩好餓-我到底哪裡吃不飽》魏雋展、陳亮君、全體演員皇冠小劇場
  • 2006年:
作品名 編導 地點
《巷子裡的女人》魏雋展、陳亮君、陳威宇華山藝文中心
  • 2007年:
作品名 編導 地點
《一百種回家的方法》陳亮君皇冠小劇場
  • 2008年:
作品名 編導 地點
《大家一起寫訃文》鄭衍偉、楊景翔皇冠小劇場    
《島上》王珮榆、陳亮君華山藝文中心
作品名 編導 地點
《耳背上的印記》魏雋展、賀湘儀牿嶺街小劇場[3]
2013年於香港演出[4]
  • 2013年:
《大宅門.月光光》[5]
  • 2014年:
「土地計劃-首部曲」:《蚵仔夜行軍》、《還魂記》[6][7][8][9][10],2015年於基隆演出[11][12][13]

相關劇評

資金來源

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2013年、2014年、2015年)[14][15][16]

參考資料

  1. . 中華民國文化部網路劇院.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2. . 藝。起來 Go.eslite. 誠品書店.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3. YouTube上的2012三缺一劇團《耳背上的印記》賀湘儀獨角戲
  4. .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5. 林立雄. . 戲俊人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6. 歸鴻亭. . 臺北: 新網. 2014-12-03 [2015-06-26].
  7. 汪宜儒. . 臺北: 中國時報. 2014-12-04 [2015-06-26].
  8. . 廣藝基金會.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9. . 國家兩廳院. [2015-06-26].
  10. . Citytalk 城市通. [2015-06-26].
  11. . 苦勞網. 2015-04-16 [2015-06-26].
  12. . 中嘉新聞. 2015-05-12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3. 吳淑君. . 基隆: 聯合報. 2015-05-12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14. . 中央通訊社. 2013-02-08 [2016-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15. . 中央通訊社. 2014-01-29 [2016-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16. . 中央通訊社. 2015-02-10 [2016-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