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轟炸機

次世代轟炸機[1]英文:Next-Generation Bomber,NGB)是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計劃,其目標是在2018年便能列裝於空軍中,因此也有業內人士稱呼其為「2018轟炸機」。

次世代轟炸機
Next-Generation Bomber
波音公司所提出的美國新型轟炸機概念圖
类型 隱形戰略轟炸機
原产国  美國
制造商 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競標)/
诺斯洛普·格鲁门(競標)
状态 已中止
主要用户 美國空軍

NGB項目在2009年曾因美國國防預算緊張而被中止,但直至2011年有報導指出項目已經恢復[2],並與因為當初停止而衍生出的遠程打擊轟炸機項目(LRS-B)同時進行[1]。不過,NGB可能會作為填補美國空軍在2037轟炸機出現前的過渡機型。與LRS-B項目相比,NGB項目的計劃成本和能力都會較之為高。

歷史

2004年6月,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開始研究新型轟炸機計劃,用以取代當時老舊的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目標在2018年便開始服役,是為「2018轟炸機」的名稱來源,隨後正式命名為「次世代轟炸機」(NGB)。[3]當時一些猜測認為,次世代轟炸機將會是具超音速速度和無人駕駛飛行能力[1],然而後來美國空軍少將馬克·馬修斯(Mark T. Matthews)表示載人亞音速轟炸機將會在2018年提供滿足於要求的作戰範圍和有效載荷性能[4],這或許表明了次世代轟炸機依舊是載人飛行和只有亞音速速度。

2006年,美國空軍戰略司令部在其四年防務評估報告(QDR)中說,新型轟炸機將被指定為「B-3」。[5][6]

2008年1月25日,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宣布達成協議,雙方將共同為美國空軍開發新型的戰略轟炸機,以增加爭奪空軍生產訂單的籌碼。[7]這一合作將由波音作為主要承包商,佔約60%的份額,而洛克希德·马丁就佔約40%的市佔率。[8]其後美國另一大的國防承包商诺斯洛普·格鲁门也宣布將角逐美國空軍的訂單。

2009年5月19日,美國空軍參謀長諾頓·施瓦茨(Norton A. Schwartz)表示,美國空軍在2010年的預算中的重點將在「遠程打擊轟炸機」而非「次世代轟炸機」項目。[9]在此一表示不久,兩個競爭團隊就在6月被告知NGB項目將被中止。[10]基於項目的停止,五角大樓也宣布將延長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B-1B-2幽灵战略轰炸机的服役期限,並停止NGB項目的撥款。[11]

可是關於NGB項目的新聞或資料至今依然不斷出現,有報導也指出NGB項目已於2011年恢復[2],因此NGB項目可能一直和LRS-B項目同時進行,用以作為將取代B-2幽灵战略轰炸机的「2037轟炸機」的過渡機型。

參見

參考來源

  1. . 2013-10-29 [201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5).
  2. . 2011-05-20 [201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2).
  3. Grant, Dr. Rebecca (February 2007), Return of the Bomber, The Future of Long-Range Strike (PDF), Air Force Association.
  4. Warwick, Graham. "Speed bump: USAF sets modest goals for new bomb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light International, 12 June 2007.
  5. "Why the US Wants a New Bomb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Diplomat, 6 May 2012.
  6. Ehrhard, Tom. "An Air Force Strategy for the Long Hau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17 September 2009.
  7. , UPI, Jan 25, 2008 [201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5).
  8. , The Star, [201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3).
  9. , Air Force Times, May 2009
  10. RL34406, "Air Force Next-Generation Bomber: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18 September 2009
  11. . 2011-02-18 [201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