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向移民运动
东向移民运动(德語:,另名“日耳曼东扩”),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内的日耳曼语族向东迁徙,进入中歐、東歐地区定居的过程。影响的区域从斯洛文尼亚至爱沙尼亚,向南进入特兰西瓦尼亚。此區域原先居住著大量波羅的人、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與斯拉夫人。移民多來自莱茵兰、法兰德斯、下萨克森。此運動獲得德意志地區領主、斯拉夫國王和公爵和教會的支持。大部分移民運動都是和平的,但有時會因特殊歷史事件而變得暴力(例如北方十字軍)。在一部分上来看,东向移民运动伴随着神圣罗马帝国和条顿骑士团的扩张而进行。
14世紀中葉,移民運動因黑死病而減緩。大部分可供移民的空間亦已飽和,但直到中世紀晚期,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當地的斯拉夫君主持續邀請德國移民移入。中世纪后期的中欧和东欧社会因此在人口、宗教、法律和农业发生重要的变化。在原先文德人的領土德裔成為大多數,使文德人最終被同化,在更東方出現許多德裔少數聚落,城鎮人口劇增。儘管人數處於少數,德國城市律法依然在那些城鎮裡面施行。
20世纪,东向移民运动被德国民族主义(包括纳粹)强烈的运用于支持德国的领土扩张以及证明德意志民族优于其它非德意志民族。[1][2][3]
歷史
背景
公元300年700年間,因欧洲民族大迁徙中歐產生劇烈變化。羅馬帝國失去主導權,法蘭克人取而代之,法蘭克人在之前羅馬高卢省旁建立法蘭克帝國,隨後分裂為三,其中東法蘭克王國隨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斯堪地那維亞則進入了維京時代,以貿易與掠奪影響了整個歐洲。同時斯拉夫國家興起並主導了中歐和東歐。833年大摩拉维亚公国、882基輔羅斯、965波蘭諸多斯拉夫國家分別改信基督教。
法蘭克和神聖羅馬東向移民
生活在神聖羅馬帝國勢力範圍邊緣的斯拉夫人,被稱為文德人,也稱為易北斯拉夫。他們少有大型政治團體,大多是小團體,最遠擴張到東阿尔卑斯山、薩勒河、波希米亚和易北河。當法蘭克帝國擴張時,文德人部落有時被征服有時與法蘭克人聯盟(例如Obotrites部落,幫助法蘭克人打敗西撒克遜人部落)。查理曼對本區域進軍,促使隨後發生了東向移民運動影響區域從北到南包跨:
- 丹麥進軍,在艾德河和施莱里間區域建立一系列城堡,對抗丹麥日耳曼人和朱特人。
- 撒克森或訥德林根進軍,目標艾德河和易北河之間今日被稱為荷尔斯泰因的區域,對抗Obotrites部落。
- 圖林根或索布人進軍,目標薩勒河流域,對抗索布人部落。
- 弗兰肯進軍,目標今日上弗兰肯行政区,對抗捷克人。
- 阿瓦爾進軍,目標恩斯河和维也纳森林(隨後被稱為奧地利邊區),對抗阿瓦爾人。
- 潘諾尼亞進軍,目標維也納東部。
- 卡倫坦尼亞進軍。
-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進軍。
稍後奧托大帝發起另一波擴張。
德裔移民地區
以下是東向移民運動中德裔移民聚集區域:
相關組織
20世纪
20世纪的战争和民族政策深深地影响了中欧和东欧的民族和文化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重新重组的波兰政府压力下,德国人离开了波兰走廊、上西里西亚东部和波兹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纳粹德国发起了和苏联的人员交换,将波罗的海的德国人定居点移除。
参考资料
- The Slippery Memory of Men (East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450-1450) by Paul Milliman page 2
- The Man of Many Devices, Who Wandered Full Many Ways ...: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Janos M.Bak [Hardcover] Balázs Nagy (Editor), Marcell Sebok (Editor) page 654, 655
- The Holocaust as Colonial Genocide: Hitler's 'Indian Wars' ... - Page 38 Carroll P. Kakel III - 2013 Within National Socialist discourse, the Nazis purposefully and skillfully presented their eastern colonization project as a 'continuation of medieval Ostkolonisation [eastern colonization], celebrated in the language of continuity, legacy, and colonial grand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