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研究中心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部分特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已形成优势学科群基础上组建的一类学科交叉型科技创新基地。

2006年12月5日,科技部召开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通气会,决定扩大国家实验室试点。10个实验室提交了立项申请并向科技部上报了建设方案。但科技部并未批准立项筹建、亦未发给实验室代码。2006年及以后冠名“国家实验室”的机构仅作为试点实验室运行,名称后缀一个“筹”字[1]

除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是筹备成功的试点国家实验室外,现有的国家研究中心均曾为尝试筹备国家实验室的试点国家实验室。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外,这些试点国家实验室最终在2017年11月被确定降级,并被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2][3]

国家研究中心列表

国家研究中心列表[4]
序号中心名称中心主任组建单位主管部门 获批筹建
国家实验室时间[1]
国家研究中心
获批时间
1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席振峰
张德清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2003年11月25日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2017年11月21日
2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 2003年11月25日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3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方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03年11月25日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
4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陆建华清华大学教育部 2003年11月25日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5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卢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00年10月27日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5]
6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罗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 2003年11月25日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参考资料

  1. 徐治国. . 科学网. [201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0).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7-08-18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中文). 在现有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已形成优势学科群基础上,组建(地名加学科名)国家研究中心,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管理。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7-08-18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中文).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7-11-21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中文).
  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201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2000 10月27日 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组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