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萬三罷聯合陣線

二百萬三罷聯合陣線是一個由香港市民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自發建立的民間組織,主要為各行各業統籌及整合新工會,目的是為未來發動真正的大罷工,而新工會亦不僅為政治目的而成立,新工會將作長遠抗爭,為政治、勞工待遇、經濟等議題發聲[1][2]。目前香港並無法律保障罷工,如罷工理由跟勞資糾紛無關,根據僱主僱員合約,罷工行為可視為曠工,警告無效下員工可被解僱。[3]

相關事件

呼籲市民加入新工會

2019年12月23日,聯同民間記者會及兩個新工會代表見記者。在記者會上表示過去一個月已有43個行業籌組新工會,目前有超過3300人加入。期望各行業都有一成人加入工會[1]

受打壓阻擺街站收會員

醫管局員工陣線指出,向醫管局及醫院申請擺街站招收會員,但一直不獲正式批准,更收到醫管局總部的查詢電郵。組織批評醫管局明顯只抽出有關工業行動問題問工會立場[4]

新工會設街站招會員

2020年1月1日的元旦大遊行,不少界別的新工會在灣仔及中環設街站,招募新會員[5]。但在遊行開始前,數名防暴警察突然衝到修頓球場外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的街站附近,將一名男子推倒在行人路上,再使用警棍毆打及按倒地上。其後大批防暴警員突然到場及拉起封鎖線,封鎖多個工會街站,警員搜查被制服男子的隨身物品,但男子的袋中只有毛巾、水樽等物品,最後男子遭反綁雙手帶走[6]

聯合公投發動罷工罷課,反對設立「港版國安法」

「二百萬三罷聯合陣線」聯合多個工會及職工會聯盟吳敏兒,於2020年6月6日舉行記者會,希望召集全港工會與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於6月14日舉行聯合公投[7]。表態反對國安法以及啟動聯合罷工罷課,目前超過23個跨界別工會加入[8]。其後,因應天氣關係,公投將延後一週至6月20日舉行[9]

在公投當日,聯合陣線在全港設多個票站,由早上10時起開放投票,供工會會員及中學生投票。工會會員可按所屬工會指定的地方進行投票,若未成為工會成員則可到所屬工會即場入會後投票。罷課公投設有實體及電子票兩種,並設置1萬總票數且需達5000票實體票的門檻,而罷工公投則設置6萬票的門檻[10]。兩個公投均設兩項議案「反『港版國安法』議案」和「發動罷工罷課議案」供投票。

當日截至下午3時,投票人數僅有3,000多人,與6萬人的目標仍有一大段差距,陣線隨即宣佈「告急」,其後多個票站開始出現人龍。晚上近8時,主辦方指由於多區票站出現人龍,決定4個票站包括慈雲山、太子基恩之家、銅鑼灣think+holic、油麻地永旺都會延長現場投票時間至晚上9時,其餘票站則維持8時截龍。[11]

投票結束後,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發言人鄭家朗點票後宣佈,罷課公投的總票數為10,101票,當中支持罷課的票數為8,916票。但由於實體票數不足5,000票,未能達到要求門檻,因此未能啟動中學生罷課行動。至於罷工公投,30個工會的總票數為8943票,無法達到早前提及、跨工會期望的60000票,亦無法達到8成工會通過工業行動的門檻,只有2成工會通過。新公務員工會主席顏武周則指,雖然該工會的投票人數亦未達門檻,但是次投票反映了會員仍希望有平台可以發聲,亦代表公務員不是只關心自己的權益。至於雖然未達罷工門檻,但會否仍有其他行動,不同工會代表均表示,會再與跨工會平台,商討下一步行動。[11][12]

投票結果

30個工會總票數[11] 8,943票(未達門檻)
議案一(反「港版國安法」議案) 98%贊成
議案二(發動罷工議案) 95.4%贊成

新公務員工會投票結果

總有效票 1,191票(未達門檻)

佔會員36%、99%反對國安法、86%同意因此罷工

反對政府凍薪 85%贊成
同意因此罷工 80%贊成
支持成立罷工基金 96%贊成
同意沒有需要強制公務員宣誓 98%贊成

工業行動

廣告界

廣告界牽頭響應「二百萬三罷」行動,於2019年12月2日至6日一連罷工五日。並在2日,於中環遮打花園舉辦罷工集會,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及宣布在罷工期間「不創作、不製作、不視像會議、不開會、不email」,參與者高舉「全民三罷,廣告同行」、「大人肯罷工,學生唔使衝」等標語。而後續行動會透過幫助黃色小店做宣傳,建立黃色經濟圈。大會估計有約1,500人參與罷工集會[13][14]

社福界

社福界於2019年12月17日至19日,發起一連三日的「警告式罷工」。在罷工期間,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不同的集會,包括「黃頭盔」守護行動、五區和你哀及香港人道災難哀悼會,估計逾2000名同業參與罷工集會。並促請政府回應五大訴求[15][16][17]

音樂界

繼廣告界及社福界,先後兩次的罷工行動後。音樂界亦於2019年12月23至27日發起五日罷工,要求政府落實「五大訴求」,並於遮打花園舉行首日罷工集會,有近百人參與。罷工籌委成員指,由於音樂人多是自由工作者,因此罷工形式可以是義演、公開表態、用罷工時間參與抗爭等。並希望能夠造成雪球效應,連接更多同路人「多多幫手」,支持罷工籌委未來行動,長遠可成為大三罷力量一環。職工盟主席吳敏兒在台上表示,她留意到最近掀起工會注冊潮,市民用組織工會的方式,關注自身權益和待遇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以工運壯大自身力量。[18][19][20]

醫護界

2019新型冠狀病毒事件,為了防止肺炎疫情在本地爆發。有醫護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工業行動,要求政府封關及提出向醫護發放足夠資源等訴求[21]

工會

截至2020年6月為止,由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所成立或籌組中的新工會,共有50個[22]

已成立

  • 新公務員工會
  • 政府非公務員職工總會
  • 香港金融業職工總會
  • 香港資訊科技界工會
  • 香港酒店工會
  • 香港白領(行政及文職)同行工會
  • 香港公關及傳訊業總工會
  • 香港活動專業人員工會
  • 香港市場及營銷專業人員工會
  • 香港會計手足工會
  • 香港會計專業人員協會
  • 醫管局員工陣線
  • 香港製藥及醫療儀器業職工總會
  • 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
  • 香港職業治療師工會
  • 香港物理治療師職工總會
  • 香港消防救護控制組人員工會
  • H&M香港員工工會
  • 港鐵新動力
  • 航空同業陣線
  • 航海交通服務業職工會
  • 香港寵物業工會
  • 香港創建及工程人員總會
  • 香港檢測及認證業職工會
  • 香港保險㒰人職工會
  • 香港貿易推銷及採購職工會
  • 香港人力資源工會
  • 香港設計職人工會
  • 香港設計師工會
  • 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
  • 製造業職工總會
  • 香港地產代理權益總工會
  • 香港牙科從業員工會
  • 香港專業眼科視光師工會
  • 香港調酒師工會
  • 香港物理治療師總工會
  • 香港幼兒教育工會
  • 香港教育同行陣線
  • 香港旅遊業革新總工會
  • 香港自由工作服務工會
  • 香港電子科技人員協會
  • 香港公司秘書專業人員協會

現存工會(部分為職工盟屬會)

  •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
  • 香港音樂人工會
  •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 清潔服務業職工會
  •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
  • 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
  • 香港空中服務員職業工會
  • 紮鐵業團結工會
  • 香港碼頭業職工會
  • 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
  • 醫院管理局職工總會
  • 新世界第一巴士公司職工會
  • 城巴有限公司職工會
  • 香港空勤人員總工會
  •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
  •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
  • 海洋公園職工會
  • 香港輔助教研人員工會
  • 香港美容化妝工會

籌備中

  • 香港影像製作同業工會
  • 香港傳媒出版職工會
  • 香港文創及工藝從業員工會
  • 香港獸醫業人員職工會
  • 物業管理連線
  • 香港康樂及體育職工會

參見

參考文獻

  1. . 立場新聞. [2019-12-23]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2. . 眾新聞. [2014-09-29]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3. . 東方日報. [2019-12-23]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6).
  4. . 蘋果日報. [2020-01-01]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6).
  5. . 明報. [2020-01-04]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6. . 蘋果日報. [2020-01-02]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7. . 蘋果日報. 2020-06-12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8. . 蘋果日報. 2020-06-06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9. . 蘋果日報. 2020-06-13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10. . 立場新聞. 2020-06-12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11. . 蘋果新聞. 2020-06-21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12. . 立場新聞. 2020-06-21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13. . 明報. [2019-12-02]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14. . 蘋果日報. [2019-12-03]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15. . 香港01. [2019-12-17] [2020-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
  16. . 蘋果日報. [2019-12-18].
  17. . 星島日報. [2019-12-17].
  18. . 蘋果日報. [2019-12-23].
  19. . 立場新聞. [2019-12-13] [2020-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20. . 明報. [2019-12-23] [2020-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21. . 蘋果日報. [2020-02-02]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2. . 二百萬三罷聯合陣線.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