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和宮

五和宮,是位於臺灣新竹縣芎林鄉五龍村的媽祖廟,其媽祖香火來源是廣東汕頭媽嶼島(放雞山),媽祖誕辰時廟方會將雞放生,來紀念祖廟。

五和宮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灣新竹縣芎林鄉五龍村富林路一段138巷23弄19號
創建年份 嘉慶元年(1796年)
主神 媽祖
例祭 農曆三月廿三

沿革

嘉慶元年(1796年),當地士紳彭維業自中國大陸分靈媽祖,蓋廟祀奉。因信仰轄區為鹿寮坑山豬湖橫山沙坑大肚等,故取名為「五和宮」。[1]

臺灣日治時代皇民化運動時,廟宇被廢,媽祖神像被遷到民宅,曾棄置飛鳳山上,直到戰後才被迎回,由仕紳募款重建廟宇[2]。1991年改建後,廟方新造一座較大尊的媽祖神像,舊媽祖神像放置在正前方同受信眾敬祀[3]。1995年12月11日,慶祝耗資兩千多萬的新廟落成,舉行福醮[4]

祭祀

此廟是五龍與華龍兩村居民的信仰中心[4],祖廟是汕頭媽嶼島放雞山天后宮[5][6]。與台灣各地常見的媽祖廟不同,此廟屬於客家人文化的媽祖,分靈自廣東汕頭,而不是福建湄洲[2]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壓抑客家聯祭祀,使得當地客家民轉往北港朝天宮朝拜進香,遂有「媽婆顯外」的說法[5][7]

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油羅溪水灌入鹿寮坑與山豬湖之間,造成洪患。村民連夜撤守家園通通移往五和宮與附近的五龍國小避難,並擺出媽祖神像在岸邊坐鎮,以求洪水退去。[6]

在三月廿三媽祖誕辰,廟方會把雞放生,來遙祭放雞山的祖廟[5][8][6]。舉行文化祭時,亦會用竹子編成的公雞和母雞作造型[7]

2005年,芎林五和宮廟方與新竹長和宮作首次閩、客媽祖連袂出巡[7]

當地亦祭祀義民爺[1]

嘉慶元年匾額
義民爺牌位
門牌是芎林鄉五龍村富林路一段138巷23弄19號。

參考

  1. 林明隆. . 《聯合報》. 1998-08-31 (中文(台灣)‎).
  2. 李青霖、劉廣義. . 《聯合報》. 2005-04-06 (中文(台灣)‎).
  3. 曾詩涵. . 《聯合報》. 2012-08-19 (中文(台灣)‎).
  4. 劉瑞祺. . 《中國時報》. 1995-12-14 (中文(台灣)‎).
  5. 李青霖、羅緗綸、彭芸芳. . 《聯合報》. 2005-05-02 (中文(台灣)‎).
  6. 劉瑞祺. . 《中國時報》. 2005-04-29 (中文(台灣)‎).
  7. 彭淵燦. . 《聯合報》. 2005-04-28 (中文(台灣)‎).
  8. 陳達明. . 《自立晚報》. 2005-05-01 [201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1)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五和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