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臨門神木

五福臨門神木,是位於臺灣臺中市石岡區龍興萬仙街的樹群,被當地人視為神樹,原先是以樟樹為中心,加上環繞的榕樹相思樹楠樹朴樹五種樹組成。

五福臨門神木園區
 中華民國臺灣)旅遊景點
類型 樹林景觀
位置 臺灣臺中市石岡區龍興萬仙街岡仙巷3之1號

命名

此樹群位於石岡區龍興萬仙街岡仙巷3之1號,海拔約450公尺的台地,主要是一株巨大老樟樹,周圍環繞著五種樹[1]。當地人稱五福臨門神木的樟樹為「土地公伯」[2]。在2016年報導時樟樹高約20公尺,胸徑2.5公尺,冠幅1,300平方公尺,樹齡約350年[1]

石岡鄉鄉長鍾報順指出,1975年3月間,時任台灣省主席的謝東閔巡視石岡時發現此神木由樟、榕、楠、朴、相思五種樹糾纏組成,極具觀賞價值,便恭請蔣經國於1976年5月21日蒞臨觀賞[3]。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看見此樹群的樹種數量,正符合他與陪同的官員:省主席謝東閔、交通部長林金生、台中縣長陳孟鈴及當時石岡鄉長謝東春五人,便取名「五福臨門神木」[4]

觀光

五福臨門神木是蔣經國最欣賞的神木之一,在1977年2月6日他還特別去龍興村參觀,並聽鄉長謝東春報告維護神木的工程[5]。之後蔣經國拜訪過的樹還有弄璋樹[6]

次年,中視愛心》拍攝五福臨門神木做為光復節特別節目、介紹陝西村尋根故事的片頭[7]。該地為石岡區最早設立的風景區[8]。1980年代,地方政府將此神木規劃為觀光區,假日時遊覽車、遊客絡繹不絕,當時老樹周圍許多商店、餐廳因藉此維持生計[1]。1992年,台中縣政府觀光課進行觀光遊憩規劃,把觀光地點分作五大系統,該樹群與澤民樹水尾神木列入豐原都會系統[9]

保育

台灣日治時期二十世紀初,日本在台灣大量砍伐樟樹,此時地方人士極力爭取保留,經當時臺灣樟腦局人員勘查後,核准將此樹列為母樹保存,編號為「三十六號母樹」[1]

1983年,地方宗教團體及熱心人士捐建五福臨門神木之碑[1]
簡誌
五福臨門神木之碑,由中興大學國文系李炳南教授題字[1]

因當地商店、餐廳藉此景點維持生計,自然對老樹愛護備至。擔任省主席的謝東閔來此參觀時,認為當地人在樹頭燒香,對樹有危險,遂建議改於遠處另外建亭、設香爐、燭台。地方政府在樹冠周邊數十公尺處以圍起鐵欄杆,禁止遊客擅入。[1]

在1980年就有人質疑梅花形的鐵欄柵連主幹都鎖住,「神木像是受刑的犯人」,矯枉過正變成虐待;並且附近地面上的圓石還被塗成五顏六色,抱怨濃妝艷抹失去樸真[10]台中縣政府為妥善保護,特別撥款於其旁設置避雷塔[4]。鄉公所在1981年中特別曾設管理員的編制[2]。後來,由於保育觀念逐漸成熟,鐵欄杆改以低矮的圍籬取代[1]

1985年末,此樹群與大里杙樹王公后里澤民樹北斗大榕樹因屬自然文化景觀,被列為第二批解除古蹟列管名單[11]。1988年颱風過境時,吹倒五福臨門神木的老朴樹,石岡鄉鄉長林保獅為神木以鐵柱支撐老枝[4]。朴樹與楠木最終因遭遇颱風襲擊,相繼枯死,其中楠木有補植[1]。1991年,鄉民發現不知名病蟲害,枝椏枯萎;縣長廖了以立即指示農業局有關單位會診,查出是蟻類為害,撥款一百萬元診治[4]。1993年報導時,有記者說五福臨門神木是樟樹、榕樹、相思樹、楠樹、楓樹這五種樹組成,並讚揚「春則楓樹翠嫩」、「秋則楓紅層層」[3]。1994年道格颱風,楠木遭颱風拔起,鄉公所在8月16日請來園藝專家植回[12]。1998年,台灣省林務局票選台灣十大神木,五福臨門神木獲第十大[13]。2002年,內政部補助800萬元保護台中縣六棵珍貴老樹,分別為東勢新伯公廟老樹、后里日月神木清水海濱信義公、石岡五福臨門神木、太平土地公廟老樹、及豐原福德祠老樹[14]

2006年,五福臨門神木其中一株染上褐根病,枝幹落葉且枯萎,好不容易治癒並請專人照顧,但同年樟樹再遭病蟲害。台中縣植物專家羅能業指出,此神木問題主因是主株的樟樹與榕樹交纏,榕樹並無抵禦病蟲害的黃樟素,易引來病害再轉嫁到樟樹上。神木也發現有真菌寄生,對神木生長都是隱憂。[8]

因園區過度開發,周圍道路水泥化,鋪面高於土面,土壤中過多水分無法宣洩,積水造成此樹根系缺氧潰爛死亡。加上枝條修剪不當,樹幹發霉腐爛,該樹逐漸喪失免疫而衰老。[1]

2015年8月,民間團體台灣老樹救援協會與中興大學教授劉東啟,和地主簽下養護協定,去除過多地上設施物,並使用水刀工法將固結土壤打鬆,使氧氣可深入土壤,希望讓老樹逐漸恢復健康。但同年9月底,杜鵑颱風造成此樹大量斷枝與粗幹撕裂,相思樹倒伏,病情雪上加霜。[1] 在移除12噸水泥舖面及水刀療法搶救後,五福臨門神木現出生機;同年12月13日當地舉行慶祝會,吸引2、300名愛樹人參與盛會[15]

2017年,台中市議員蘇慶雲呼籲將此樹與旁的土地祠列為台中市文化資產[16]

五福臨門神木
五福臨門神木
台灣老樹救援協會佈告
台中市市政府樹牌

信仰

樹公

樹旁有金紙爐;樹下有小祠。
樹下小祠有神祇穆延昭。

由於樹形雄偉奇特,先民視為神樹,在樹下立石祭祀,並在樹頭有香爐燭台,為當地的信仰中心[1]。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就有祭祀[2]。居民從來不撿神樹的枯枝做柴燒,不小心弄斷枝幹也立即持往香座前謝過[4]。早年村民身體不適,常來樹前祭拜,也有人把小孩敬託給神樹作契子(義子)[1]

在1981年採訪時,六十餘歲的在地人管慶容指著此樹根略凹的一角表示這就是斧痕,說日軍想砍此樹,但卻持斧者卻砍到自家大腿,換人再來又同款遭遇,連換多人,日人方始相信樹有神靈,打消念頭[2]。在1992年報導時,已在樹旁住了四代的管姓長者表示,日治時期代因物質缺乏,一度有人想砍下樟樹提煉樟腦油,但每位伐工一提起斧就險些砍砸到自己,主其事的日本官吏遂知難而退[4]

在2008年左右,台中縣政府欲拓寬石岡鄉萬仙街附近產業道路,須砍伐多株茂密林木,除引發環境保護爭議,還有信仰問題。居民認為政府如執意要拓寬,至少要擲筊問樹神和土地公意見。有老太太還氣憤地表示不能侵占樹神土地。[17]

伯公

龍興里開基福德祠廟棚遠照
龍興里開基福德祠廟棚近照

樹旁的龍興里開基福德祠供俸土地公與土地婆,又稱為「中伯公」,每年參與新社九媽等神明聖誕祭典。也與日治時代台灣第一起農民運動馬力埔事件有關,當時現址仙塘坪居民亦投入此事件。[16]

2012年,民政局清查地籍,發現土地公廟未申請使用執照、合法立案,其地所有權人是福德神。因可能淪為市府標售標的,民憂心忡忡。中市民政局長王秋冬則解釋,市府不會立即執行,望廟方找出所有權證明,如無證明可用香油錢把土地購回,再成立正式的廟宇管理委員會;還表示市府尊重傳統信仰,除非迫切需要,否則不將積極處置。[18]

參考

  1. 沈競辰. (PDF). 《臺中好生活》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 2016-06-28, (2016年7月號第17期)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28) (中文(台灣)‎).
  2. 陳麗卿. . 《民生報》. 1981-12-10 (中文(台灣)‎).
  3. 鄭玫. . 《民生報》. 1993-06-03 (中文(台灣)‎).
  4. 唐蒼賜. . 《聯合報》. 1992-06-15 (中文(台灣)‎).
  5. . 《聯合報》. 1977-02-07 (中文(台灣)‎).
  6. 溫筆良. . 《聯合報》. 1999-05-18 (中文(台灣)‎).
  7. . 《民生報》. 1978-10-22 (中文(台灣)‎).
  8. 黃宏璣、張明慧. . 《聯合報》. 2006-10-20 (中文(台灣)‎).
  9. 鄭玫. . 《民生報》. 1992-05-11 (中文(台灣)‎).
  10. 楊克明. . 《民生報》. 1980-09-17 (中文(台灣)‎).
  11. . 《民生報》. 1985-12-07 (中文(台灣)‎).
  12. . 《中國時報》. 1994-08-17 (中文(台灣)‎).
  13. 陳于媯. . 《聯合報》. 1998-09-30 (中文(台灣)‎).
  14. 施豐坤. . 《民生報》. 2002-08-17 (中文(台灣)‎).
  15. 陳品竹. . 《自由時報》. 2015-12-13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中文(台灣)‎).
  16. 陳世宗. . 《中國時報》. 2017-07-24 [201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中文(台灣)‎).
  17. 張明慧. . 《聯合報》. 2008-04-24 (中文(台灣)‎).
  18. 陳宏睿、洪敬浤. . 《聯合報》. 2013-06-09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五福臨門神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