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指近現代以來中國佛教一種持續的思想和運動,它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期的中國佛教復興思潮,而以太虛大師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思想和運動作為合適的開端。從廣泛意義來探討「人間佛教」,則舉凡抱有「以人為本」及「社會參與」之價值方向的佛教團體,以及他們所弘揚的佛教,都可以看作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人間的佛陀,他選擇在我們現世的娑婆世界降世成道,說明了佛陀是以人間為主的。而佛陀所展現的人間佛教,具有以下六種特性:

1.人間性:佛陀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他與我們同樣有父母、家庭及人間的生活,但是在生活中,無不流露出慈悲、戒行、般若的行持,他是具有人間性的佛陀。

2.生活性:對於日常的家居生活,佛陀也有教示,舉凡生活中的衣食,乃至行住坐臥等,都有生活上的教導,甚至對家庭人倫的相處之道,國家社會的活動參與等,亦有明確的教示。

3.利他性:佛陀降誕於世間,完全是為了示教利喜,以利他為本懷,來教化眾生,予眾生利益。

4.喜樂性:佛教是給人歡喜的宗教,而佛陀的慈悲教義,正是為了解決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快樂。

5.時代性:佛陀與我們這個世間特別有緣,雖然佛陀出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並且已經證入涅槃,但是佛陀對於世世代代的眾生,都給予了得度的因緣。所以直至今日,我們依然以佛陀的思想教法,作為我們人生的準則。

6.普濟性:在時間上,佛教雖然講過去、現在與未來,但更重視現世的普濟;空間上,佛教雖然有此世界、他世界、無量諸世界,可是更重視此世界的普濟;談到眾生,雖然有十法界眾生,但佛教更重視人類的普濟。

人間佛教,是要我們把人間建設成佛國淨土,如太虛大師所說的「人成即佛成」,讓每一個佛教的信徒,都能得到佛法帶給他的心靈的平安,能有佛法去除他的貪瞋煩惱,讓他安身立命、家庭和諧、彼此友愛,享受人生的樂趣。

人間佛教的影響

太虛大師為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倡者,也是人間佛教思想的倡導者,太虛大師之後,尚有大醒法師慈航法師東初法師印順導師星雲大師趙樸初居士等僧信大德繼承。星雲大師來台後,致力於人間佛教的宣傳及弘揚,致力於人間佛教理論的思考與探索,為人間佛教的實踐者與實行者。星雲大師所領導的佛光山道場,秉持著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從各領域落實佛法。

現今台灣推行人間佛教的道場及團體有:

這些道場或者團體除專心於弘法外,也全力投入文化、教育、慈善事業,為社會貢獻更多心力。

後人間佛教的發展

今日人間佛教以各種方便法門為社會服務、奉獻與大家結緣,人間佛教已經為佛教寫下許多創意及具體作法如下: 在教育方面:各中小學、大學、佛學院、佛教研究所、中華學校、信徒講習會、都市佛學院、公益信託教育基金等。

在傳播方面:雜誌、報紙、電台、電視、網路教學等。

在美學藝術方面:展覽館、美術館、出版《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博物館如佛陀紀念館等。

在餐飲方面:設立素食餐館、滴水坊等,提倡簡食。

在慈善方面:雲水醫院、育幼院、老人院、如意寮、安寧病房、友愛服務隊、救援隊、雲水護智車等。

在教化方面:各種夏令營、青年團、兒童班、童軍團、信徒香會、行腳、社會運動、佛化婚禮、法座會、印度朝聖、朝山團、雲水書車、設立講壇、百萬人共同興學、監獄、三軍及離島布教等。

在體育方面:成立籃球隊、棒球隊、體操隊、足球隊、啦啦隊等,增加佛教在體育方面的人口。

在會議方面:各種國際會議,如人間佛教研討會、國際僧伽會議、世界佛教論壇,以及兩岸的各種佛教和文化的論壇;幫助「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走出亞洲,在美洲、澳洲等地的佛光山舉辦。

在學術出版方面:成立出版社、各種國際學術會議、《法藏文庫》、《普門學報》雙月刊、《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等數百種學報期刊雜誌等。

在修持方面:假日修道會、人間佛教讀書會、全世界舉辦短期出家修道會、三壇大戒等。

在音樂舞蹈方面:歌詠隊、合唱團、梵唄音樂會。

在制度方面:成立社團、主張僧信平等、人事序級、檀(弘)講師、善財、妙慧講師等制度,落實僧眾男女平等、國定佛誕節的推動等。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