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牙因灣戰役

仁牙因灣戰役,也稱林加延灣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菲律賓群島的一次登陸作戰,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傑西·B·奧爾登多夫指揮盟軍艦隊駛向仁牙因灣海岸,美國海軍澳洲皇家海軍艦隻炮轟大日本帝國仁牙因灣之據點。

仁牙因灣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美國海軍駛向仁牙因灣海岸
日期1945年1月9日
地点
菲律賓呂宋島仁牙因灣
结果 盟軍決定性獲勝
参战方
美國
澳洲
大日本帝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傑西·B·奧爾登多夫;
沃爾特·克魯格
山下奉文
兵力
850艘船艦
203,608人
275,000人
伤亡与损失
24艘船艦沉沒
67艘船艦受損壞
不詳

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仁牙因灣對美國及日本來說均十分有決定性,1941年12月22日由本間雅晴中將指揮的日本第14軍正是在仁牙因灣登陸,當時與裝備低劣的美國及菲律賓守軍只有小規模衝突,日軍輕易佔領此地[1],第2天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命令全軍撤入巴丹半島,之後3年日本佔據了此地。

戰役過程

1945年1月9日由沃爾特·克魯格中將指揮大約68,000名美國第6軍團的士兵,在海軍炮火支援下於仁牙因灣海岸登陸,沒有遭到抵抗,在之後數天,共有203,608人(第14軍在左、第1軍在右)在20哩之海灘登陸,這數量比德懷特·艾森豪在登陸歐洲時之人數還要多[2],之後數天登陸部隊很快便佔領了一些海岸城鎮。

雖然日本陸軍沒有抵抗,但美軍遭受重大損失,尤其是遭到神風特攻隊攻擊的護航艦隊,從1月4日到1月12日美軍共有24艘艦艇被擊沉,另外戰列艦密西西比號科羅拉多號(被友軍錯誤擊中)、克里夫蘭級巡洋艦哥倫比亞號(被神風特攻隊擊中)等67艘艦艇受損[3],在登陸後仁牙因灣變成一個大型供應基地以支援美軍進攻馬尼拉

参考文献

  1. .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 .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1).
  3. .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