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健

佟健1979年8月15日),中國花式滑冰運動員,满族[5]。他與龐清搭檔參與雙人滑賽事,奪得2010年冬季奧運會亞軍、兩屆世界錦標賽冠軍(2006及2010年)、四屆四大洲錦標賽冠軍(2002、2004、2008、2009與2011年),以及2008年大獎賽總決賽冠軍。他們於1999至2015年間共參加了十六屆世錦賽,是目前紀錄中出席最多屆世錦賽的選手[6]

佟健
佟健(右)與龐清於2008年四大洲錦標賽
个人资料
代表国家 中国
出生 (1979-08-15) 1979年8月15日
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
家乡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
身高1.80米(5英尺11英寸)
搭档龐清
前任搭档張悅(冰舞)
教练姚濱
劉巍
前任教练叢文義
編舞指導洛麗·尼科爾
大衛·威爾森
前任編舞指導 Renée Roca
Shae-Lynn Bourne
Sarah Kawahara
尼古拉·莫羅佐夫
俱乐部哈爾濱滑冰俱樂部
出道1986
退役2015年3月28日
世界排名9 (截至2012年4月29日 (2012-04-29))[1]
个人最佳成绩排名3 (2010–2011)[2]
2 (2009–2010)[3]
2 (2008–2009)[4]
國際滑冰總會主办赛事个人最佳成绩
总分213.98
2013 Grand Prix Final
75.40
2013 Grand Prix Final
141.81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運獎牌紀錄
花式滑冰
代表 中国
2010年溫哥華 雙人滑

滑冰生涯

佟健生於哈爾濱,6歲時開始滑冰,起初是作為冰舞選手。1993年,佟健的冰舞搭檔因故退役,教練姚濱邀他改練雙人,並令他與龐清組隊。未久姚濱即遷居北京,龐、佟兩人在沒有教練的情形下繼續訓練,時常爭吵,甚至萌生退意。

1997年,在姚濱爭取下,國家隊同意龐清與佟健至北京代訓,卻有一個但書:費用自理。雖然條件嚴苛,然而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於是兩人赴京訓練。是年至1999年,兩人在世青賽的成績分別是第14、9與8名,在國際賽場上成績不突出。

1999年,龐清與佟健轉入成年組,也終於赴美編排,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節目。同年兩人在首屆四大洲錦標賽拿下第5名,並在世錦賽名列第14。下一個賽季,他們在大獎賽首次登場,並在加拿大站、俄羅斯站分別取得4、5名成績。不斷努力之下,兩人在國際賽事中的名次慢慢往前拉。

龐清與佟健在2002年四大洲錦標賽中得到冠軍,同年在鹽湖城冬季奧運的花式滑冰雙人滑小項中名列第9,稍後的世錦賽得到第5名。次年,兩人於世界花式滑冰大獎賽中的美國站得到第一個重要錦標的冠軍,又曾於中國站與俄羅斯站取得亞軍,並在世界錦標賽排名第4[7]

2004年,龐清與佟健獲得三個亞軍以及兩個季軍,包括:世界花式滑冰大獎賽加拿大站、法國站與日本站亞軍、世錦賽及世界花式滑冰大獎賽總決賽季軍。翌年,兩人在世錦賽得到第四名、世界花式滑冰大獎賽中國站與法國站的亞軍,又在總決賽得到第六,並且於十運會中得到銀牌,兩人於都靈冬季奧運中得到第4名,同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的雙人滑短節目中得64.98分,排名第二位。兩日後,兩人在自由滑上表現出色,以總分189.20奪冠,這是中國第二對贏得花式滑冰雙人滑世界錦標賽的組合。

2007年,龐佟組合在長春冬季運動會的雙人滑小項中取得了銀牌。2月初,兩人在四大洲錦標賽中被申雪趙宏博壓過,取得亞軍。後來的世錦賽中,二人以188.46分取亞軍。於2008年1月的十一冬運會中,她以69.18分與佟健為哈爾濱奪得雙人滑的金牌。至同年12月的世界大獎賽總決賽,兩人以191.49分贏得首個的大獎賽總決賽冠軍,並打破了兩人於2006年世界錦標賽所創的124.22分。

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龐清和佟健以213.31分取得一面銀牌,金牌得主為其隊友趙宏博/申雪。同年获得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冠军。

私生活

2010年冬季奧運會赛后,佟健向媒體公開、庞清則低头默认了两人的情侣关系,证实了大众以及传媒几年来的是否是恋人的猜测。2011年6月佟健在上海的滑冰秀中向龐清求婚,但兩人直到2016年6月18日才正式結婚[8],並於同年11月27日升格為父母[9]

賽事成績

(與龐清

名次[10]
國際
賽事 1996–97 1997–98 1998–99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2012–13 2013–14 2014–15
冬奧9th4th2nd4th
世錦賽14th15th10th5th4th3rd4th1st2nd5th4th1st3rd4th5th3rd
四大洲5th5th4th1st2nd1st2nd2nd1st1st1st3rd
GP總決賽5th3rd6th3rd1st2nd2nd3rd3rd
GP法國站6th3rd3rd2nd2nd1st
GP中國站2nd2nd1st3rd1st1st2nd
GP俄國站5th2nd1st
GP日本站4th5th2nd1st1st1st
GP美國站3rd1st2nd2nd
GP加拿大站4th5th4th2nd2nd
世大運2nd
冬亞運2nd1st
國際(青少年)
世青賽14th9th8th
國內
中國錦標賽2nd2nd2nd1st2nd2nd1st1st2nd
GP = 大獎賽

參考資料

  1. . 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June 16, 2011 [June 1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2. . 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May 6, 2011 [June 1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3).
  3. . 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March 24, 2010 [June 1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4. . 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April 18, 2009 [June 1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8).
  5. . [201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6. . 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March 23, 2015 [March 29, 2015].
  7. . Sina Entertainment. Feb 8, 2004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8. . Sina Entertainment. June 18, 2016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9. . Sina Entertainment. Nov 27, 2016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10. . 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2014-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