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氏湯鯉

佩氏湯鯉(學名:Kuhlia petiti),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湯鯉科的其中一,分布於中東太平洋區,包括鳳凰群島馬克薩斯群島馬爾登群島萊恩群島等海域,深度0-6公尺,本魚體橢圓而側扁,眼大,下頷突出,體色銀色,鼻子和下巴前面略帶黑色;尾鰭黑色,上下葉片基部有一個大的C形白色標記,葉片尖端白色,背鰭硬棘10枚;背鰭軟條11-12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1-12枚,體長可達20.1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以浮游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1]

佩氏湯鯉
保护状况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属: 汤鲤属 Kuhlia
种: 佩氏湯鯉 K. petiti
二名法
Kuhlia petiti
Schultz, 1943年
異名
  • Dules taeniurus marquesensis,Fowler, 1944

參考文獻

  1. . Fishbase.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