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 EOS 5D Mark II
佳能 EOS 5D Mark II是佳能EOS系列的一部2100万像素级别的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5D Mark II作为之前大受业余摄影爱好者欢迎的全片幅机型佳能 EOS 5D的后续机型,发布于2008年9月17日。由于谐音的原因,5D Mark II在大陆[1]和台湾用户中常被称为“無敵兔”[2]。
佳能 EOS 5D Mark II | |
相機型號 | 佳能 EOS 5D Mark II |
---|---|
相机种类 | 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135系統) |
感光元件 | 35.8 x 23.9 mm CMOS |
像素 | 5,616 × 3,744(21.1 百万像素) |
镜头系统 | 佳能EF接环镜头 |
快门 | 电子控制焦平面快门 |
快門速度 | 30到1/8000秒 |
测光系统 | TTL,光圈全开测光,35区 |
曝光模式 | 全自动,预设,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 |
测光模式 | 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
自動對焦系统 | 9点自动对焦,6点辅助 |
對焦模式 | 单次、AI伺服、AI焦点、手动对焦 |
連拍速度 | 可达3.9张每秒 |
观景器 | 光学取景器(98%覆盖) |
感光度 | 100–6400(经扩展可达50至25,600) |
显示屏 | 3.0英寸(76), 640x480 (921,600 dots) |
儲存媒體 | CF卡(Type I or Type II) |
電源 | 锂离子LP-E6可充电电池(1800mAh) |
BG-E6 grip可使用AA电池,单个LP-E6或两个LP-E6电池 | |
重量及體積 | 810克(仅机身) |
与5D的对比
- 两千一百万像素(5616 x 3744)——5D为一千两百万像素(4368 x 2912)
- 增加sRAW1模式(一千万像素/3861 x 2574)
- 增加sRAW2模式(五百万像素/2784 x 1856)
- 98%取景器视野范围,0.71x放大率——5D为96%
- 3.9张每秒的连拍速度——5D为3fps
- DIGIC 4图像处理器——5D使用DIGIC II
- 得益于UDMA卡一次触发最多拍摄310张照片,相较于之前的5D的60张缓冲
- 3英吋(76毫米)LCD(920,000像素,VGA規格)——5D為2.5英吋(64毫米)
新功能
- Movie模式可以full HD 1920x1080p拍摄12分钟,或以640 x 480拍摄30分钟(4GB@30fps)
- 錄影專用的內建麦克风和用于播放的擴音器
- 麦克风孔
- 能進行自動對焦的Live view功能
- 感光度100-6400(可扩展至50-25600)
- 自动除尘系统,自动清洁感光元件
- 电池管理软件
錄影
这款产品最吸引人的新特性是它的1080p高畫質錄影能力。得益于佳能EF镜头的品质和全片幅感光元件的优势,錄影相较于低端的數位相机与DV拍摄的影片有十分顯著的品質提升。该产品是佳能EOS系列中第一款能錄影的机型。錄影中可以进行拍攝,但影片会暂停錄製直到拍攝完畢结束。
虽然不是第一台可錄影的數位單眼相机(第一部为尼康D90,可錄製720p影片),但却是第一款135全片幅规格,且可以摄制1080p规格影片。单段影片剪辑最大可达4GB,也就是12分钟的16:9 HD (1920 x 1080)影片,或30分钟4:3 (640 x 480)片段(依场景复杂程度不同有浮动)。
由于较大的底片规格,丰富的EF接環镜头群,以及比起專業攝影機相較低的成本,部分广告业人士,以及独立电影制作机构开始嘗試以5D Mark II取代专业攝影機。
接驳非佳能镜头
佳能EF卡口是在售的数码单反相机中,法兰距最短的机器;而得益于全画幅的优势,佳能 EOS 5D、EOS 5D Mark II转接其他135镜头时不需要损失视角,因此常被摄影爱好者用于驳接非佳能镜头。接口附件有Fotodiox,Novoflex和日本RAYQUAL。可接NIKON,PENTAX,LEICA等镜头。使用非佳能镜头时,必须手动对焦,但佳能 EOS 5D MARK II控制盘上的Av档,可以为非佳能镜头提供自动曝光功能。
缺陷
- 2008年末,部分用户发现5D Mark II在拍摄夜景时候会在所拍摄光源的右侧出现黑点,使用sRAW1拍摄时,照片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垂直条纹。这两处缺陷均已在2009年1月8日佳能官方提供的最新固件version 1.0.7中得到了很好地解决。[4]
参考文献
- .
- 何解台灣把5D2叫做無敵兔?
- 〈電視戲《House》使用Canon 5D Mark II拍攝〉,PC3 Magazine No.480,第14頁,2010-4-27出版
- 窦瑞冬. . 2009-01-20 19:00 [2018年1月6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