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詩歌

倉央嘉措詩歌藏语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འི་མགུར་གླུ།)指的是六世達賴喇嘛所作的一系列詩歌的統稱。倉央嘉措為六世達賴喇嘛的法名,他同時是西藏著名的詩人,留下不少詩作。其詩作中有不少描寫愛情的內容,故而也被漢人稱為「倉央嘉措情歌」。然而事實上藏族人使用「མགུར་གླུ།」(道歌、偈言)而不是「ལ་གཞས」(山歌、情歌)來稱呼它,因而是不準確的。[1]

倉央嘉措詩歌廣泛而零散地流傳在藏區。至中華民國時期,由藏學家對康區的倉央嘉措詩歌進行整理,得66首詩歌,將其譯為中文英文,於1930年發表《第六代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一書,引起藏學界和文學界的巨大反響。[2]此後,被各國藏學家翻譯成各種文字。其中,中文譯本中文學造詣最高的是1939年的曾緘譯本。

舉隅

倉央嘉措的诗作在青藏高原間流传甚广,其內容多為描寫愛情之作,因此常被漢人稱為「情歌」。在《倉央嘉措詩歌》(༼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འི་མགུར་གླུ།༽)的所有漢譯本中,曾缄译本流傳最廣,其中又以他翻譯的第24首[3]最为知名:

藏文原文漢譯本曾缄漢譯本
མཛངས་མའི་ཐུགས་དང་བསྟུན་ན།།若要隨彼女的心意曾虑多情损梵行
ཚེ་འདིའི་ཆོས་སྐལ་ཆད་འགྲོ།།今生與佛法的緣分斷絕了
དབེན་པའི་རི་ཁྲོད་འགྲིམསན།།若要往空寂的山嶺間去雲遊入山又恐別傾城
བུ་མོའི་ཐུགས་དང་འགལ་འགྲོ།།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相比而言,于道泉的白話文譯本更貼近於藏語原文。曾緘讀其譯本,「病其不文」,便將于道泉的白話譯文改譯為文言文,因而曾緘的譯文雖典雅美麗,卻與藏語原文之間的差異巨大。[4][5]

參考資料

維基別庫上有與此文章相關的媒體或文本:
  1. . [201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2. . [201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3. 此詩歌在譯本中為第22首,在曾緘譯本中為第24首。
  4. 曾緘,《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略傳》,載於《康導月刊》1939年第1卷第8期
  5. . [201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