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票房

偷票房,是指在中国大陆的电影销售过程中将一部电影的票房转移到其他影片,或将票房转移到影院的收入上的商业行为。

常见方式

  1. 去看A电影,电影院给B电影的票,拿着B电影的票看A电影,票房得以转移到B电影。
  2. 把已经作废的电影票或者手写票当作入场凭证,电脑上没有记录,这笔收入转移到影院的收入上。
  3. 会员票则只打影厅号,不打片名,票款计入任意某部电影票房,或转移到影院的收入上。
  4. 影院只按最低限价出票,而把观众付的其他钱作为“套餐”里购买饮料、爆米花的消费。販卖食品的收入就转移到影院名下。
  5. 用两套系统出票,将记账系统和报账系统分开。
  6. 捆绑式消费。[1][2][3]

调查和处罚

美國電影協會的六大好莱坞制片商關注中国院线是否存在票房瞒报问题。在该协会和美国贸易官员的施压下,中国於2015年私下同意对中国境内的好莱坞票房进行独立审计调查。該项调查在2017年夏天展开。[4]

2017年3月1日在中國正式生效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不得虚报或瞒报票房收入,在一些情况下,违规者可以被处以的罚款高达违法收入的五倍。2017年3月,中国326家电影院因“偷票房”而被处以巨大罚单。[4]

被偷票房的电影

参见

  • 收视率造假

參考資料

  1. .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2. .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5).
  3. .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4. . 美國之音. 2017-10-05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5. .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6. .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7. .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6).
  8. .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2).
  9. . 法制晚报. 2015-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3).
  10. . 东南快报(福州). 2015-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