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經濟

克罗地亚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副。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9800美元,略低于欧盟平均水平的一半。

克罗地亚經濟
貨幣Croatian kuna (HRK)
財政年度陽曆
貿易組織歐盟, WTO
統計数据
國內生產總值

$796億美金 (PPP, 2012 )[1]
- 排名:第GDP世界第65 / PPP世界第82名
- 增長率:-1.8 (2012)[2]
- 人均:$18,100美金 (PPP, 2012)[1]
- 按產業分布:農業: 4.7%; 工業: 33.1; 服務業: 62.2% (2012 est.)
通货膨胀4.7% (2012 )
21.1% (2011)
32 (2010)
勞動力174萬5千人 (2012)
- 按产业分布:農業: 2.1%; 工業: 29.0%; 服務: 69.0% (2012)
失業率18,6% (June 2013)[3]
主要產業化學和塑膠, 機械零件, 金屬, 電子零件, 粗鋼, 鋁, 紙, 木材, 建筑材料, 纺织品, 造船, 石油, 食品和飲料, 旅遊
經商容易度80名[4]
對外贸易
出口$12.56 billion (2012 est.)[5]* excludes service exports
出口貨品車輛, 機械, 纺织品, 化學品, 食品, 燃料類
主要出口夥伴 義大利 14.9%
  13.2%
 德國 10.6%
 斯洛維尼亞 8.8%
 奥地利 6.8% (2012 est.)[6]
進口$20.76 billion (2012 est.)[7]* includes im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進口貨品machinery, transport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hemicals, fuels and lubricants; foodstuffs
主要進口夥伴 義大利 16.7%
 德國 12.9%
 俄羅斯 7.6%
 中國 7.1%
 斯洛維尼亞 5.9%
 奥地利 4.5% (2012 est.)[8]
外債$59.75 billion (31 December 2012 est.)
公共財政
國債52.1% of GDP (2012 est.)
收入$20.99 billion (2009 est.)
支出$22.35 billion (2009 est.)
信貸評級BBB- (Domestic)
BBB- (Foreign)
BBB+ (T&C Assessment)
(Standard & Poor's)[9]
主要數據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
除非另外說明,所有數據均以美元表示。

克罗地亚原属南斯拉夫,经济处于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独立初期由于内战,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有所复苏,但失业率依然高居不下,2010年1月为17.7%。

参考文献

  1. .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2. (PDF). [2013-11-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15).
  3. www.dzs.hr
  4. . World Bank. [2011-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5. .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6. . CIA World Factbook. 2012 [201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7. .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8. . CIA World Factbook. 2012 [201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9. . Standard & Poor's. [26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