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
八十後(80後)在香港,廣義上是指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香港人,狹義則是特指那一代人中活躍於社會運動的年青人士。此詞與中國大陸有關一孩政策的「八零後」相似,但有人認為關係並不密切,並指出此詞首先出現於2009年5月的「80後六四文化祭」的一批文化人[1],回應陳一諤有關1989年後出生的人士並不關心六四鎮壓的言論,以「八十後」與「自發人士」身分顯示並不忘記六四的意思。同類的名字在陸續出現在其他自主自發的社會活動中。
源由
「八十後」一詞早於2009年六四事件期間於香港出現,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點題[2],於2010年初開始流行起來,當時一班廿多歲的年青人以互聯網成立組織,積極地以不同行動爭取2012年雙普選及反對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興建,特別在2010年元旦大遊行後,被香港傳媒封為「八十後」政壇新力軍。在「八十後」一詞興起之前,198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通常被稱為「八十世代」,或者錯誤地連同1970年代末出生的稱為「Y世代」(西方用語)[3]或「第四代香港人」(香港社會學者呂大樂的用語)。
詞語的使用與詮釋
相關人士對「八十後」一詞的使用與詮釋都有不同意見,因此產生不同的意思。
- 陳景輝表示「八十後」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八十後青年」(所有於1980年代出生的香港青年),而是由「80後六四文化祭」之後,一支代表深刻反省和重新整理自己的世代經驗的人士的運動旗幟[4]。
- 陳巧文在now寬頻電視節目表明拒絕接受「八十後」的稱號,而是自稱為社會運動中的「自發人士」。她不希望別人把她與其他自發人士代表了「八十後」。
- 青年工作者張俊聲在AM730撰文表示,此詞「沒有甚麼有價值的評論空間可言」,反而擔心社會及傳媒對「八十後」過度詮釋,無法治本[5]。
- 由於這一詞源於表示1980年後出生的人,因現世代(2010)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下,在生活上產生很多矛盾,由於80後較年長的一群面對生活的矛盾較為豐富,因此被標籤為1980至1989年出生的人,可惜現今媒體實在過份濫用「八十後」,對於這一群青年的負面影響有欠公平。
經過政治以及各大報章洗禮後,「八十後」過份被誤解及誤用。現今香港社會變化對香港未來一代的影響愈來愈大,雖然部份「八十後青年」是被政治標籤而衍生為「八十後」,但是1990後出生而受影響的一群可以被政治家忽略,因此,這種文字意義不正確地衍生,應及早寫上句號。
行動
- 2010年1月1日泛民發動「還我普選權」元旦大遊行至中聯辦,主辦單位民主動力估計昨日有三萬人參與遊行,遠超他們原先估計的一萬人,但警方公布有九千多人到達遊行終站中聯辦,惟在遊行尾聲一班「八十後」與警方發生衝突,導致三人受傷。其後一名香港大學女生陳巧文被重案組探員拘捕,指她在元旦遊行及去年11月29日反高鐵遊行時襲警,扣查近5小時,獲准以500元保釋。保釋後,她聲稱警方針對參加反高鐵示威的知名人士,以阻嚇其他參與者,手段卑鄙,即使她被捕坐牢,「拉左一個陳巧文,仍有千千萬萬個陳巧文」。警方堅決否認,強調依法辦事,絕無政治考慮。[6]
- 1月6日,一批「80後反高鐵」青年昨起展開4日3夜的反高鐵苦行,以26步一跪的方式由上水至中環(26步寓意香港高鐵全長26公里),之後在立法會門外通宵留守,翌日繼續「苦行」,直至財委會完成撥款審議。
- 計劃在1月8日在立法會外舉行2000人「嘉年華」,要求支持撥款的議員交代原因,近日出現「已準備暴動及流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的群組,已有逾1000人。召集人及「80後反高鐵」均說,不會發動暴動或流血抗爭行動,堅持和平理性表達訴求。 最後當天沒有發生衝突。
各方評價
與中國大陸「八零後」的差異
外部連結
- 鏗鏘集2009-12-20反叛有理(香港電台)
- 80後在香港網絡大典上的條目(繁體中文)
參考文獻
- 80後六四文化祭 http://p-at-riot.blogspot.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放眼天下]學歷高 有衝勁「八十後」非注定失敗 刊於 12-01-2010 大公報 .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8).
- 朱浩霆:「檢討諮詢模式,加強青年充權」刊於明報Blog 2007年 9月18日 Link: . [201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1).
- 「八十後的前世今生」 刊於 03-01-2010 星期日明報 亦見於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67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忽然關心」 am730 刊於 2010年1月14日 http://chutaufok.wordpress.com/20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2010年1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月11日).
- .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8).
- 鄭耀棠:衝擊中聯辦影響互信(星島日報一月七日)
- 朱凱迪:高鐵令民意壯大 - 明報2010年1月9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