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世界理论
公正世界理论或公正世界谬误(英語:),亦稱公平世界假定,是認知偏誤的一種。这个假说由美国心理学家Melvin Lerner所提出[1],相信的人假设了这个世界是公平公正的,因此心理运作模式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坏事不降临在好人身上(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所以若某人遭遇不幸事件,则他做了坏事,恶有恶报,反之亦然,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因而犯上邏輯學上的非形式謬誤。[2]
这个谬误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指责受害人。例如:被强奸的受害人,被人认为是由于个人不够小心或穿着暴露所导致,而忘了加害人才是应该被谴责的。[3]
注釋
- Lerner, M.; Simmons, C. H. (PD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 4 (2): 203–210 [2016-08-07]. PMID 5969146. doi:10.1037/h002356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1).
- . PanSci 泛科學. 2015-10-26 [2016-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 陳皎眉、藍采風. . 女學學誌. 臺大婦女研究室. [2016-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