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順縣
六順縣是雲南省南部所屬的一個縣,總面積6411平方公里,设治於官房地方,民國18年12月設县。1952年人口1.4150萬人。
東與思茅縣接壤,南與車里縣(今景洪縣)毗連,西與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西南與勐海縣隔瀾滄江相望,北與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以小黑江為界,東北與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相連。縣境內山脈縱橫,地勢西北蜿蜒,為無量山脈南段,北部大蘆山為全縣最高點,海拔2155米,最低點為瀾滄江邊的小橄欖壩(整控),海拔587米。主要河流有普洱河、南邦河、南雅河、龍潭河、南坑河、大中河、芒蚌河,多自東北流向西南,匯入瀾滄江。
六順縣古為羅陀,台威二部族居住地,又稱六困,在大理國時期為威遠瞼領十二部之二部,元朝屬元江路,明朝屬車里宣慰司十二版納之一的勐拉地,清朝屬思茅廳中甲,民國初年為思普沿邊行政總局(1930年)第八行政區,民國16年(1927年)改為蘆山縣,因與四川省蘆山縣同名,民國18年(1929年)12月7日經省呈國民政府內政部咨復,改為六順縣。民國19年(1930年)整編鄉、保、甲制,編為5鄉1鎮46保382甲,民國27年(1938年)編為5區13鄉1鎮58保541甲,民國34年(1945年)劃為5鄉1鎮44保。
民國38年(1949年)2月,中共勐主支部派李開運為羅正明縣長代行拆秘書到六縣任職。同年7月,中共思普地委派出民工團到六順建政,8月2日成立六順縣臨時人民政府,全縣劃為6個區、39個行政村。1953年3月,將整糯區劃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7月撤銷六順縣制併入思茅縣。六順縣自1913年設行政分局到1953年撤銷,歷時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僅存在4年時間[1]。
註釋
- 《雲南省思茅縣政權、軍事、統戰、群團系統組織史資料1925.12-1987.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