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是指一個國家通過立法對本國所生產的货物、软件和技术實施出口限制。一般来说,如果一國的出口商要向外國出口受管制商品,必須向所在國政府部门提出申请,政府部门将对出口商品进行评估,并酌情发放或拒绝頒發出口许可证[1][2]

历史

自从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美国一直实行出口管制,尽管现代的出口管制制度可以追溯到1917年美国的《对敌贸易法》(Trading with Enemies Act)和1939年英国的《进出口和海关权力(国防)法》(Export and Customs Power (Defense))[3]。1940年,美國頒布《美国出口管制法》(Export Control Act),该法旨在限制向日本出口物资。 2020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部出口管制法正式實施[4]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Offic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ureau of Public Affairs. . state.gov. March 8, 2011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2. (PDF). un.org.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3).
  3. (PDF). cistec.or.jp.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17).
  4. 德國之聲.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