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萨皮克和俄亥俄运河

切薩皮克與俄亥俄運河英語:,簡稱 C&O Canal),運作於1831年到1924年之間,其與波多馬克河平行,起自馬里蘭州坎伯蘭,迄於華盛頓特區。運河總長為296.9公里,高低差為184 公尺,共有74座水閘,超過150座跨越小溪流的橋涵,以及11座跨越大河流的水道橋,另外還有一座長度為950公尺的隧道波波隧道)。運河停用後成為切薩皮克與俄亥俄運河國家史蹟公園(Chesapeake and Ohio Canal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沿運河的道路則成為步道。

歷史

美國獨立戰爭後,喬治華盛頓成為主張將東岸與大湖區與俄亥俄河以水道相連的主要倡議者,在1785年成立了波多馬克公司(Potowmack Company)以探討利用波多馬克河交通的可能性。[1]該公司建造了五條繞過主要瀑布的水道,該五個主要瀑布為小瀑布(Little Falls,後來併入切薩皮克與俄亥俄運河)、維吉尼亞州的大瀑布(Great Falls) 、Viollette水閘對面的塞內卡瀑布(Seneca Falls)、謝南多厄(Shenadoah)的沛恩瀑布(Payne's Falls),以及哈珀斯費里附近的豪斯瀑布(House's Falls)。完成後船筏可順流駛至喬治城。建造運河以連接俄亥俄河與切薩皮克灣的想法在1820年便有人提出。

1825年門羅總統簽署了運河的計畫,預定分兩段施工,東段從華盛頓馬里蘭坎伯蘭,西段則跨越阿利根尼(Allegheny)山脈至俄亥俄河或其支流。運河公司免稅,但須在五年內完成100英里長的運河投入使用,全運河需在12年內完工。依照計畫運河流速為每小時兩英里。

1824年波多馬克公司的股權轉讓給了切薩皮克與俄亥俄公司(Chesapeake and Ohio Company)。運河在1828年7月4日動土,公司本來打算使用蒸汽船,但後來還是沿河興建了拖曳道以便騾子拖曳船隻。在1830年11月從小瀑布至塞內卡的運河開通,並於1831年通航至喬治城。1837年三月還進行了延伸至巴爾的摩的探勘,但後因缺乏水源而作罷。興建過程中勞工團體(德國人愛爾蘭人)的糾紛以及疾病困擾不斷,而因為巨岩點哈珀斯費里之間沿波多馬克河的路廊狹窄,運河公司還與巴爾的摩與俄亥俄鐵路公司因此打起官司,後來雙方同意共享路權。運河終於在1834年通航至哈珀斯費里與馬里蘭州的威廉斯波特,並於1839年通至漢考克

運河在南北戰爭中嚴重受損。戰後雖然營運良好,公司也盡力償還部分貸款,但洪水以及其他問題仍然困擾運河。在1889年發生一次大洪水,使得坎伯蘭有18個月無船隻航行。嗣後運河所有權落入巴爾的摩與俄亥俄鐵路公司,但此舉主要是為了避免路權落入競爭的西馬里蘭鐵路公司(Western Maryland railroad)。在1924年的洪水以後,因為鐵路公司將水力賣給磨坊,對運河僅進行了部分修復,之後便漸漸荒廢了。

1938年,聯邦政府從鐵路公司取得運河所有權。至1940年時,運河最初的35公里修復了。嗣後在大戰期間曾有各式各樣軍事用途的提議,還有建議改為公路的,不過最後在1971年1月8日,運河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公園。今日從喬治城至坎伯蘭的運河遺跡沿線,有多處遊客中心與遊憩設施(包括露營地、船筏下水處、自行車道等等)供大眾使用。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