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基

劉培基英語:1951年2月23日),原名刘启香港著名時裝及形象設計師、香港亞洲青年設計師學會主席、曾出任香港貿易發展及中國貿易促進會委員,1983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獲得過香港藝術家年獎、時裝設計獎及形象設計獎。他的名字與眾多香港明星的名字相連:梅艷芳羅文張國榮陳百强汪明荃許冠傑郭富城何韻詩白雪仙——他們在演唱會上所穿的華服,很多是劉培基的傑作。


劉培基
Eddie Lau
出生 (1951-02-23) 1951年2月23日
 英屬香港 祖籍:廣東省清遠市
国籍 英國
教育程度英國倫敦聖馬丁藝術學校 (Saint Martins School of Art)
职业時裝設計師
知名于
  • 香港亞洲青年設計師學會主席
  • 香港文化博物館首位重點收藏的時裝設計師
父母孟君 (母)
奖项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 香港藝術家年獎

經歷

劉培基出生於1951年,在六歲前劉培基是一位深受母親疼愛的小孩,後因她改嫁的緣故,八歲開始寄人籬下。1962年,11歲的他被送到上海裁縫師傅奚鴻發先生在尖沙咀美麗都大廈的工廠當學徒,小裁縫就在這刻誕生。從師傅手中得到了一生受用的技藝。

滿師後,16歲便開始創業生涯。於1973年負笈英國著名時裝學府英國倫敦聖馬丁藝術學校修讀高級服裝設計及衣料設計夜校課程。在倫敦的自由及藝術氣氛的撫育下,他開始瞭解什麼才是真正的時裝設計,並開始愛上自己已熟習多時的工作,學會了高貴的品味。經過多年的磨練及奮鬥,1975年學成歸來,帶著第一個創作系列回港。 1977年首次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成衣節,以個人品牌創作成為大會壓軸演出,同年更被邀到倫敦參與時裝節,往後每年均前往海外各地參展,奠定國際設計師的地位。在香港及日本均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EDDIE LAU」時裝店,更與中藝(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EDDIE LAU」和「姬」兩個系列,深受海外及本地買家和顧客所愛戴。劉培基更是首位被邀前往中國內地舉行個人時裝表演的香港設計師。 從1962年入行,於1999年榮休,直今,也從未離開設計這個行業。其間三度為國際級航空公司設計制服,為名人、藝人設計高級訂制服及舞臺服,50年來緊守崗位。

劉培基除了在時裝設計方面擁有驕人的成就外,還是本地樂壇首位的形象設計師。1982年7月,站在臺上的梅艷芳憑著出色的歌藝演繹《風的季節》而奪得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當時她在樂壇仍是在摸索的階段,沒有鮮明的形象,直至遇上了「他」劉培基。從參加東京音樂節起,「他」為「她」設計服飾、專輯形象、演唱會的舞臺服等,二人合作無間,共同創造了「百變」的神話。《似水流年》、《壞女孩》、《烈焰紅唇》、《妖女》、《淑女》…… 每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都連系著一個個鮮明且經典的形象,她的舞臺服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她的形象變化萬千,每次踏上舞臺,便成為眾人的焦點,風靡了整個八十年代,成為獨一無二的女歌手 —「百變梅艷芳」。

劉培基除了在時裝設計方面擁有驕人的成就外,還是本地樂壇首位的形象設計師。他為梅艷芳設計的每一件舞臺服,塑造的每一個形象,都傾盡心思;體貼的設計,精巧的剪裁,都代表著劉培基在時裝和形象設計融會貫通的本領,以及藝術創作的造詣。一位時裝設計大師,一代樂壇天后,互相輝映。[2]

1999年,劉培基首次為國泰航空有限公司(國泰)設計制服,以「亞洲脈搏亞洲心」為口號,此設計於2004年作細節的修改。2011年,劉培基再次為國泰設計新制服,2013年劉氏為港龍航空公司重新設計制服,在款式設計既展現與姊妹公司國泰的相連性,亦能有其獨立性,保留連身裙及深色設計的特色,當中在外套衣領及裙邊的剪裁加入「龍」的元素,別具心思。[3]

2013年他推出了《舉頭望明月》[4][5][6]自傳。自傳中,劉培基首次打開內心屏障,談論他的身世、感情生活、表明其同性戀者身份、與摯友們很多不為人知的往事。[7][8]

2018年,接受訪問時談起已故歌星羅文,並透露當年多次為羅文於演唱會後台替他裝身的經歷,認為羅文的「妖」是天份,再加上後天的努力及在日本磨練過,因此成就到一代巨星[9]

參考資料

  1. . [201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2. . [2014-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3. (PDF). [2014-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4-07).
  4. . [2013-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5. . [201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6. . [2014-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7. . [201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8. . [201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3).
  9. . [2018-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外部網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