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開

劉道開(1601年-1681年,一名遠鵬,字非眼,別號了庵居士,四川省重慶府巴縣人,自幼好學,尤潛心於兵農水利。崇禎六年(1633)舉人,崇禎十三年庚辰科會試副榜,授貴州思南府推官未任[1]張獻忠人川,他攜家至涪陵,後又轉徙梁平墊江間。清初,他由達州遷入閬中,巡撫李國英重其名,欲為其請官,他堅辭以死誓,乃止。李國英常造訪問他治平之術,他雖以戡亂撫民休養生息之道進之,然亡明之痛,未嘗一日去懷,遂從當地離指和尚遁藏。順治十七年(1660),其子劉如漢迎他至京師贍養,他則閉門精修,居斗室二十餘年,不與人交往。卒時遺命以僧服人殮,不得用清朝衣冠。著有《自怡軒詩文集》、《痛定錄》、《蜀人物誌》等,惜均佚失。今能見者有兩文,一為《蹇忠定公辨誣》、一為《金鰲寺碑記》[2]

劉道開

大明
籍貫 四川省重慶府巴縣
出生 萬曆辛丑年十二月初十日丑時
逝世 康熙二十年辛酉四月二十七日申時
親屬 子長劉甲鼎、次劉丙鼎、次劉壬鼎〔劉如漢〕,次劉承鼎〔劉如淮
出身
  • 崇禎六年癸酉科舉人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會試副榜
著作

註釋

  1. 《順治十六年已亥科會試進士三代履歷便覽》
  2. 傅德岷主編,《巴蜀散文史稿》,重慶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389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