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麼各

勒麼各排灣語:Ljemetj/Ljemetje/Lemej),是台灣排灣族傳統信仰中的巫神,為人間的第一位巫師、創設許多相關的祭儀儀式,普遍被排灣族人視為祖先之一。

勒麼各
巫神
排灣語Ljemetj/Ljemetje/Lemej
信仰範圍排灣族布曹爾亞族
兄弟姊妹Laliguwan、勒姬熱
配偶德倫格
子女Lerem、Saverh、賈加勞斯、jengets、Lian

簡述

在排灣族的普遍觀念中,勒麼各是祭儀的創始神,他被神靈選上做為溝通神界和人間的媒介,被傳授各種祭儀的進行方式,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巫師,所有的巫術或祭儀都由他所管理,在他死後,他仍然負責管轄祭儀的進行和巫師的選拔、培育和昇立,在部分儀式或占卜中也會被作為祈禱或請示的對象;在布曹爾亞族(Butsul)普遍的觀念中,他也被各部落視為最重要的祖神之一,而拉瓦爾亞族(Raval)則幾乎沒有相關信仰。

中排灣群

在古樓部落(Kuljaljau)的神話中,勒麼各是部落的創始者之一,他和哥哥拉里辜望(Laliguwan)、妹妹勒姬熱(Legirle)一同生自大武山的泥球中,被貓和狗抓破表面而出生,後來他們三人分頭走,Laliguwan前往台東,勒麼各則跟妹妹勒姬熱走,兩人先後在佳興部落(puljti)、舊佳平部落(kaviangan)、舊來義部落(tjaljaqavus)建立Cakucaku家名、Palaulan家名和Caljas家名,最後在舊古樓部落定居。

某天勒麼各在森林裡燒柴時,飄出的煙吸引到天上正在曬衣服的女神德倫格(Drengerh),德倫格好奇前去查看,雙方因此認識,在短暫的談話後,德倫格得知人間資源的匱乏和無趣(當時人間最大的樂趣就是觀賞花草樹木),因此給予勒麼各一把小米梗,多次要他燃燒小米梗並乘著煙上天找自己,交給他許多天神的物資和文化,目前已知有五次:

次數時間授予內容
第一次 初認識三天後 德倫格帶勒麼各回家,交給他兩份用桑葉包裹的豬骨,要他回去後將它們分別放在屋子的東西兩側,後來豬骨於第二天變成公豬和母豬,成為豬骨獻祭的起源
第二次 不明(一說跟第一次相同) 交給他小米、芋頭、地瓜、紅藜、樹豆等各種糧食作物的種子,並傳授種植與烹煮的方法,其中小米只要煮一粒就可以煮出一整鍋
第三次 前一次的十天後 帶他觀看祖靈祭(maljeveq)儀式
第四次 前一次的五天後 帶他觀看頭目家婚禮
第五次 前一次的十五天後 帶他觀看女巫師昇立儀式(kisan pulingau)

後來在他看完昇立儀式後,德倫格表示造物主納婀馬第(Naqemati)對於他熱衷於學習巫師祭儀的舉動相當滿意,因此要他跟自己結婚,並回到人間作為人神之間的橋樑,隨即用日桃席將勒麼各和自己包起來,兩人成為夫妻,生下五女一男(另有說法只有四個女兒而沒有么女Rivedai),勒麼各成為人間的第一個巫師,開始幫人們進行各種儀式,而他本身也來回居住在人間和神界中,夫妻約見的日子習慣成為了五年祭(人神盟約之祭)的由來,用來維持人間和神靈之間的連結,後來他的孩子們各個成為了巫師,並前往各地傳授巫術、建立自己的家名:

名字(排行)地區家名備註
Ljelem(老大、長女) 留在原部落 Qamuljilje
Saver(老二、次女) 白鷺部落(pailjus) Kaulivan
賈加勞斯(Tjagarus,老三、長子) 留在原部落 Tariu 為男祭司(parakaljai,或稱男巫)的始祖
Djengec(老四,三女) 大谷部落(tjaridik) Rusivawan
Ljian(老五,四女) 來義部落(tjaljaqavus) Ziaziang 她是巫師助理,只會進行點水淨化、滋潤土地之類的簡單巫術,因此來義部落的巫術也偏簡單
Rivedai(么女) 因為備受母親德倫格喜愛,長大後從窗口昇天了[1]

另外,勒麼各還在古樓部落建立了Lingtjalj家名、在舊望嘉部落(vungalid)建立Mavaliu家名、在舊七佳部落(tjevucekadan)建立Qalotur家名,為各地許多部落家族的遠祖[2][3]

其他版本

另有版本的神話認為,勒麼各和妹妹勒姬熱在佳興部落設立的是Gagugagutsi家名,並且在古樓部落結婚生下了Tsaila,後來Tsaila跟蛇神結婚,卻只有生下蛇,因此從父母建立的佳興部落領養了小孩Gulili[2];另外,古樓部落的Giring家族則認為,勒麼各的父母是從台灣東部遷徙而來的夫妻:Druluan和Rhugilingan(一說叫Luluwan和Lukikiwan)的四個孩子之一,由於其中一個早夭,他和其他兩個兄弟便在古樓部落建立家屋[4]

東排灣群

在東排灣群的觀念中,勒麼各雖然也是祭儀創始者,但是由排灣族的祖靈賈加勞斯將儀式印信交給他而開始的,並沒有德倫格或其他女神的情節,而勒麼各還另外下轄Vetjang(五穀雜糧神)、Vayaq(五年祭儀創始神)、Redau(太陽神),並且由Vayaq協助族人的巫師進行祭儀,他本身則是住在祖神居住的上界(I- tjari vavau)中,巫師會在祭儀的第三段讚頌他創造巫術及祭儀的功績[5][6]

北排灣群

在北排灣群的Se-Paiuan部落(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神話體系中,勒麼各被視為半人半神、長壽不死的祖神之一,祂和女神結婚,並且從北大武山上降臨人間,帶來小米、樹豆、芋頭、藜等作物,教導族人狩獵、農耕和祈禱的方法,還讓人們試驗死亡,但該體系部落的五年祭對象並不是祂,而是雷神卜拉魯幹[7]

其他

祭典與儀式

排灣族主要在五年祭小米祭的時候祭祀勒麼各,據說過去曾有大頭目家的人在五年祭上起衝突而被殺,造成五年祭有五次沒有舉辦,勒麼各因此現身部落,促使族人重新開始舉辦[2][6]

研究

由於東排灣群的勒麼各神話中缺乏德倫格的情節和巫師作為人類與神靈橋梁時立下的「人神盟約」觀念,再加上東排灣群土坂部落的五年祭儀式裡,會進行古樓部落所沒有的「kiveli」儀式,該儀式是為了召請祖靈和神靈來到人間相聚並賜福的,其中祖靈必須由Vinqacan(部落創始地)降臨、祭儀也是由Vinqacan的祖先傳授而來的,所以儀式也必須面朝Vinqacan的方向:古樓部落的方向,再加上勒麼各傳說,學者普遍認為東排灣族的祭儀是由古樓部落所擴散出來的[6]

參見

參考資料

  1. 巫化.巴阿立佑司,神靈之路:排灣人祭儀經語(kai)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2011
  2. 吳慧嫻,排灣族古樓部落Maljeveq祭歌調查研究,國立師範大學,2016
  3. 許功明、何惠. . 稻鄉. 1994-05-01. ISBN 9789579405805.
  4. 陳枝烈,排灣族古樓部落的五年祭,原住民族教育季刊,1999
  5. 邱新雲,東排灣巫師purhingaw之研究-以台東縣土坂村為例,南島文化研究所,2011
  6. 林秀蘭,東排灣巫文化的延續與變遷:以土坂村Patjalinuk頭目家族為例,南島文化研究所,2015
  7. 胡台麗. . 聯經出版. 2011-07-27. ISBN 978957083833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