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種茶

包種茶,是一種青茶,起源於福建安溪縣,是台灣茶水中的著名代表茶種。

概論

包種茶是一種半發酵茶,發酵程度約為8-12%。特別重視其香氣。

適合製作包種茶的茶樹品種,包括青心烏龍、臺茶十二號、臺茶十三號、臺茶十四號等。春、夏、秋、冬四季皆可採收,以春、冬茶品質最好。

製作方法分為:採茶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炒菁,揉捻,乾燥,焙火,等七個步驟。

歷史 根據日本學者井上房邦的考證,包種茶起源於福建安溪的一位茶葉商人,王義程。他將安溪本地出產的茶葉,仿[武夷岩茶]的製法,製成包種茶。製好的茶葉,為了保存香氣,以兩層毛邊紙包裹,置入四兩茶葉,包成長方形的四方包,最外層再印上茶名及商號,因此取名包種茶。

台灣在清治時期,開始茶葉外銷,當時茶葉以烏龍茶為主。1873年,因世界經濟不景氣,四大洋行停止購買台灣茶葉,台灣本地茶葉過剩。有部份茶商,將茶葉運往福建福州,進行加工,改製成包種茶。因為獨特的香氣,當時稱之為花香茶。

1881年,福建同安茶商吳福源,認為由台灣將茶葉運至福建製造,運輸成本太高,帶著製茶師至台灣,在台北設立設源隆號,於產地直接加工,將包種茶的製法傳入台灣。

1885年,福建安溪茶商王水錦、魏靜時來到台灣,在臺北州七星郡大內樟栳寮(今台北南港大坑)一帶購地種茶。由福建安溪引進茶樹以及包種茶製法,同時開辦講習會,指導當地茶農種植及製作包種茶。包種茶開始在台灣北部盛行,產地由南港,擴大到文山地區一帶,也就是石碇、坪林、深坑、新店、木柵、景美一帶。文山地區成為最大的包種茶產地,當地出產的包種茶,稱為文山包種茶

分類 包種茶分為條狀與半球形兩種。條狀包種茶是最傳統的包種茶,一般說的包種茶就是指條狀包種茶;半球形包種茶,也就是台灣烏龍茶

條狀包種茶,外形為長條索狀,又稱小龍形。與台灣烏龍茶的製程相同,但是台灣烏龍茶多了團揉的程序,因此茶葉呈現圓形團狀。

註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