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六一中學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英語:),简称一六一中,前身是京师公立第一女子中学,建校初期得到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的关怀和扶持,是著名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策源地。学校新址位于南横西街94号,长安校区位于东绒线胡同41号。北京一六一中学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地址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其它名称Beijing NO.161 High School
类型公立
创办日期1913年
学区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校長吴伟东
教師人數260
学生人数1500
校训诚真
学校精神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办学理念以学生和教师为本,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服务
办学思路优化队伍、科学管理、追求卓越、和谐发展
学校网址www.bj161zhx.cn

历史沿革

1913年,京師公立第一女子中學北平建立,其校园是现在一六一中学的北校区。建校之初,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诸多学生前来任教,他自己也曾经多次到校授课。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姚依林将北平市学联选址于此。

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期,学校是北平市学联所在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成为最早被确定的市属重点中学之一,70年代更名为北京一六一中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西城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2000年、2004年,北京市第三十中学和北京长安中学(北京市第六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于1999年合并而成)相继并入北京一六一中学,成为学校南校区、中校区(现已划归中央警卫团),学校形成了一校三址的办学格局。200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

2018年学校启动搬迁工作,整体迁往南横西街94号(原北京市卫生职业学校)。2019年2月,搬迁工作接近完成,新校区在春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

文化传统

校名

1972年更名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陈云题写。

校徽

诞生于1998年,以火箭飞向太空为基本图案,箭身是“161”的字体变形。

校歌

作于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原为京师公立第一女子中学校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由于历史缘故,当时的学校、学府鲜少创作与传唱歌曲,因此它是中国最早创作的校歌之一。

——女中學如一爐火,均平鍛煉文武合。

五金同化共陶融,分析俱平妥。 後日鑄良材,今天先擔荷,何況是神京第一! 聰強慧可,棫菁莪。

女中學如一滴水,增長滋培灌溉遂。 五味同勻善調劑,澆灑養葳蕤。 後退將枯涸,前進莫趑趄,永保此神京第一!

創建開垂,千秋萬歲!

校训

诚 真

  • 诚——做人诚实守信。
  • 真——做事求真务实。

学校精神

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校园赋

民权思想,爱国女学;女中初创,京城名扬。鲍家旧址,西交民巷;紫禁城外,太液池旁。花神苑内,花木俊朗;望虹园中,旭阳辉煌。百年树人,风雨为鉴;启智润德,培育中坚。先驱星火,撒革命火种,思想燎原;师生承继,历五四风雷,斗志昂扬。东北沦丧,华北剧变;明秋学联,女中旗展;七七国恨,血荐轩辕;国难家舛,赴身实践。四九国立,扬眉吐气;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站出来,让祖国挑选!七二伊始,更名续篇,创新、科技、健康特色尽显;学风、教风、校风,大观蔚然。曾,并三十,合长安;时逢盛世,岁有百年。今,分校建,新址迁;薪火相传,阔步祈愿。五金交融,五味调剂均平炼;葳蕤浇洒,棫朴繁盛文武全。鱼翔清池,花藏神苑;燕归雕甍,蝉鸣芳园;秉诚真校训,承水火精神;存教育弘志,育桃李万千。[1]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260余名教职工。

校园环境

北京一六一中学是花园式学校,有大量校园景观。

硬件设施

学校有形体教室、科学实验室、陶艺教室、生物数码互动教室等,所有教室及理、化、生实验室均装有多媒体设备和实物展示设备。中校区和北校区分别有地下羽毛球和乒乓球场馆。

名胜古迹

由于文革时期的严重破坏,北京民间的古迹已所剩不多。而一六一中学是在老城墙的基础上兴建而成,其中尚存一些文化古迹,其它则是后期建的仿古建筑,这在北京市的中等学校中别具一格。

位于中校区的升平署戏楼及其院落,包括四合院、排房、游廊、方亭、花园和升平署戏楼,面积200余平方米,原是清康熙年间建立的由太监掌管的外衙门,称南府,1827年改为升平署戏楼,现做校图书馆之用[2]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正高级、高级教师所占比例为42%,特级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64人[3]

所获荣誉

学校赢得了多项荣誉,承担了多项教育科研任务,包括: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学校(2016年)、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07年)、 中国/WHO合作项目健康促进学校(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北京2008奥利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北京金鹏科技团、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等。并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校、全国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学校、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单位会员(2019年)等,在北京市撑起了优质教育的一片天空,担当起“示范高中”的光荣使命。[4][3]

参考文献

  1. .
  2. .
  3. .
  4. .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