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富美館

北富美館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彰化縣北斗鎮光復里光復路196號
創建年份 光緒三年(1877年)
主神 蕭府王爺
例祭 農曆五月十七

北富美館,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北斗鎮光復里的蕭府王爺廟,被列為彰化縣歷史建築

歷史

北富美館建於光緒三年(1877年)[1][2],光緒七年(1881年)遷建現址[3],位在光復路一九一六與一九一七地號[2],1934年重新擴建[3]

祭祀圈包括今新政里5-9鄰與光復里大部分,以農曆五月十七日為主要例祭日。祖廟為泉州富美宮。主祀蕭府王爺外,另祀趙元帥康元帥、蕭夫人、五營旗虎爺等。[1]

該廟土地是地方人士捐獻,但土地所有權仍登記在原捐獻者名下,由當年捐獻的業主後代續繳交土地稅等稅金[2]。後來地主打算將包括富美館用地在內的五十一坪土地出售,每坪價格廿五萬元[4]。但富美館信徒認為是日治時期辦理土地調查時,將該廟土地誤植所致[2]

1995年7月12日,法院判決該廟占用私人土地,應在判決書送達翌日起十五日內,自行拆遷地上物,將土地交還相關土地所有權人,否則屆時將強制執行拆除[2]。同年8月15日,鎮長洪參民邀請相關的地主、鎮代、光復里長蔡婁、新政里長黃材源等協調,決定由地方募款,以每坪廿二萬元購買,必須在一個月內付款[4]。但募款情形至9月中旬只募得八十餘萬元,於是黃材源、蔡婁等人在同年9月18日到鎮公所向求助,獲得鎮長洪參民以自己的名義開三百餘萬元支票,先行代為支付購地款[5]。年底12月中旬,則籌款得二百廿三萬元,地主同意付款期限延至12月26日[6]

2012年4月27日,縣文化局將此廟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7]。年久失修,經議員建議整修,2017年7月陳文彬局長公開宣布,已爭取到文化部修復經費710萬元,並由廟方自籌71萬元,將啟動修復工程。[8]歷經七個月,2018年7月修復完成,8月1日在魏明谷縣長主持下,舉行入火安座儀式,未來可結合北斗保甲事務所、郡守官舍等古蹟,串連作為文化觀光景點[3]

竣工啟用後,廟方又自費在建物前方設有如日本神社鳥居的一大型遮雨棚,在地方引發熱議[9][10][11]。像縣議員江熊一楓就表示對這種建築風格混合不贊同,認為應尊重歷史,恢復原有樣式[9]。文化局長張雀芬回應,依《文資法》規定任何營建工程不得破壞古蹟之完整,亦不得遮蓋古蹟之外貌,若須修繕應由保管人提出計畫,文資委員會審核通過才得辦理,廟方明顯觸法,依第一○六條規定,可處以三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下罰鍰[10]。廟方表示考量避免天公爐被雨淋,方有此設計,部分委員也反對,但經擲杯請示神諭,王爺沒有意見,便照圖施工[9]

文化局介入後,翻出該廟修復再利用報告書,確認廟方當初確有提出遮雨棚需求。後廟方仍保留遮雨棚,但寫有「富美館」的大型鳥居立招去除。[11]

圖集

參考

  1. 顏宏駿. . 《自由時報》. 2018-01-07 [2019-11-18] (中文(台灣)‎).
  2. 戴宗德. . 《中國時報》. 1995-07-19 (中文(台灣)‎).
  3. 張文熹. . 《台灣好新聞報》. 2018-08-02 [2019-11-18] (中文(台灣)‎).
  4. 戴宗德. . 《中國時報》. 1995-08-16 (中文(台灣)‎).
  5. 戴宗德. . 《中國時報》. 1995-09-19 (中文(台灣)‎).
  6. 戴宗德. . 《中國時報》. 1995-12-20 (中文(台灣)‎).
  7. . 《聯合報》. 2012-04-28 (中文(台灣)‎).
  8. 張聰秋. . 自由時報. 2017-07-01.
  9. 顏宏駿. . 《自由時報》. 2019-05-03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灣)‎).
  10. 顏宏駿. . 《自由時報》. 2019-06-05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中文(台灣)‎).
  11. 顏宏駿. . 《自由時報》. 2019-11-05 [2019-11-18]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北斗富美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