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氈狀地衣

北方氈狀地衣學名Erioderma pedicellatum)是鱗葉衣科下一種中等大小的地衣[2]它們生長在大西洋海岸及阿拉斯加太平洋海岸潮濕森林的樹上。[3]它們是最為瀕危的地衣之一。[1]

北方氈狀地衣
保护状况
无效状况IUCN 3.1[1]
科学分类
界: 真菌界 Fungi
门: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纲: 茶漬綱 Lecanoromycetes
目: 茶漬目 Lecanorales
科: 鳞叶衣科 Pannariaceae
属: 毛面衣属 Erioderma
种: 北方氈狀地衣 E. pedicellatum
二名法
Erioderma pedicellatum
(Hue) P.M.Jørg.

特徵

長在樹上的北方氈狀地衣。

北方氈狀地衣是一種多葉地衣,葉闊2-5厘米,有時直徑更可達12厘米。它們的表面有毛,乾時呈灰褐色,濕的則呈灰藍色。白面呈白色,邊緣向上捲曲,看上去彷彿有一條白邊。[4][5]它們與北美洲另外兩種毛面衣屬不同,並沒有粉芽,反而在表面有細小及紅褐色的子囊盤[4]

分類及命名

北方氈狀地衣最先是由法羅(William Gilson Farlow)於1902年在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夏洛特縣發現。[6]原先這種地衣被認為是屬於鱗葉衣屬[7]直至1972年它們才被重新鑑定及分類到毛面衣屬中。[8]它們在此內十分獨特,具有子囊盤與及生長在樹上。[7]

分佈及生態

北方氈狀地衣是大西洋兩岸種,在挪威瑞典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新斯科舍省紐芬蘭曾一度很豐富。在阿拉斯加最近發現了一小群,令它們的分佈地得已擴大。[3]它們現已從挪威及瑞典[5]和大部份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中消失,在新斯科舍省於2009年就餘下少於200株。[5][9]在紐芬蘭餘下的三個棲息地對它們的生存及保育具有重大的影響。[10]

北方氈狀地衣生長在陡坡的樹幹及樹枝上。[5]胶冷杉很多時可以見到它們,另外有時也會長在黑雲衫白雲杉北美紅楓山紙皮樺上。[5]它們不會正接長在樹皮上,很多時都與Frullania asagrayana這種苔有關。[5]

北方氈狀地衣每年可以生長11-14毫米,其種群橫跨達30年。[5]共生的偽枝藻屬光合生物令它們對酸雨及其他污染物特別敏感。[5]它們需要較冷及潮濕的海洋性氣候及開放的冠層來生長,並會隨樹木一同枯萎。[5]大量伐林造成的微氣候轉變也會令它們死亡。[5]

加拿大潮濕地區老齡的香脂冷杉森林可以維持冠層上千年[11],很是適合北方氈狀地衣的生長及種群的生成。[9][11][5]雖然環境適合,但卻未有發現它們的生長。[5]

互惠共生

北方氈狀地衣是與偽枝藻屬共生的,能夠進行固氮作用。它們可能也與Frullania asagrayana這種苔有共生關係。北方氈狀地衣會在Frullania asagrayana的水囊中吸收偽枝藻屬,並要5-10年的時間來成長才達可見的程度。[5]苔亦會因固氮而有所得益。[5]這種複雜關係顯示它們之間的生態平衡十分精細,很易受到伐林、空氣污染及其他因素的影響。[5]

保育狀況

北方氈狀地衣現時被加拿大瀕危野生動物現狀調查委員會(COSEWIC)列為瀕危[5],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亦將之列為極危[1]

北方氈狀地衣的兩個種群現正在受保護地區中生長,其中一個保護區更是特別為它們而設。[5]不過由於空氣污染[6]及入侵的草食性動物的影響,它們的數量仍然在下降。[9]

參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北方氈狀地衣
  1. Scheidegger, C.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3. [2010-11-02].
  2. Lumbsch TH, Huhndorf SM. . Myconet (The Field Museum, Department of Botany, Chicago, USA). December 2007, 13: 1–58 [2010-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3. Nelson, P, J Walton and C Roland. . Evansia. 2009, 25: 19–23.
  4. Sharnoff S, Brodo IM, Sharnoff SD. .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300-08249-5.
  5. . [2010-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6. Jørgensen, Per M. . The Bryologist. 2000, 103 (4): 670–704.
  7. Jørgensen, M. . Taxon. 2001, 50 (2): 525–41.
  8. Jørgensen PM. . Bryologist. 1972, 75 (3): 369–71.
  9. Cameron, R, C Hanel, I Goudie, and N. Neily. . Botanical Electronic News. 2009, (420) [2010-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6).
  10. . [2010-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1).
  11. Thompson ID, DJ Larson, and WA Montevecchi. (PDF). Environmental Reviews. 2003, 11: S23–S46 [2010-11-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1-3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