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夢采

卓夢采(?-1758年,字狷夫鳳山縣庠生(生員),清朝诗人。生平及詩作於《鳳山縣采訪冊》、《重修鳳山縣志》史籍中均有記載。

生平

卓夢采生於清康熙年間,清朝秀才,早有文名,著有〈鳳岫春水〉等詩文作品。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貴事件爆發,戰事影響及台灣南部(清代臺灣縣鳳山縣),卓夢采曾被朱一貴招募,但卓夢采不僅予以拒絕,甚至留傳「寧餓死,毋從賊」之名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廷平定朱一貴事件後,卓夢采獲知縣陳志泰頒贈的「儒林芳標」一匾,以表彰其氣節。乾隆二十三年過世。[1][2][3]

與其子卓肇昌均有詩作傳世,連橫臺灣詩乘評「臺灣前人之詩,頗少刊集。其存者每在方志,而『鳳山志』所收尤廣。然多近試帖,選取未精;唯卓夢采父子之作,較有可觀。」[4]

文化資產

卓夢采墓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位置高雄市鼓山區青泉街100號
建成年代清乾隆23年間 (1758)

2006年,卓夢采墓被列為市定古蹟

參考來源

  1. 許, 毓良. .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中文(台灣)‎).
  2. 謝, 貴文. . 台北: 秀威資訊. 2009: 142. ISBN 9789862213186.
  3. . 文化資產網.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1) (中文(台灣)‎).
  4. . 國立台灣文學館. [202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